安徽建筑大学

本科招生信息网

考生问答

考生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考生问答

2020年考生问答

发布时间: 2020-07-20浏览次数:3614

问:学校2020年招生基本情况如何?

答:2020年我校本科招生计划4200人,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其中,安徽省招收3011人(含国家专项计划180人和地方专项计划110人),省外招生计划1149人,高水平运动队招收计划40人。2020年我校在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江西、重庆、黑龙江等7个省市按照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问:学校今年招生专业是否有调整?

答:我校2020年有57个本科专业安排了招生计划,其中文理兼收的专业有13个,艺术类专业5个。具体招生专业请参照《安徽建筑大学2020年招生专业一览表》。

 

问:学校有哪些重点学科和优势领域?

答:我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结构工程、城乡规划学、市政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保护工程、化学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紧紧依托“大土建”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形成“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等五大重点学科领域和“新型建筑工业化、轨道交通、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管理”等五大新兴交叉学科领域。

 

问:学校有哪些特色专业?

答:我校以工为主,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等七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6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工程管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等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高等教育专业评估(认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问:学生入学后是否有转专业的可能?

答:我校有较为完善的转专业制度。为充分尊重学生个人专业志向,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根据教学资源配置情况,给予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修读的课程(不含校公共选修课程)均通过首次考核,且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位于专业年级前50%的学生,可申请转专业。其中,申请转入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的学生,其平均学分绩点排名需在专业年级前20%。此外如果学生在某一专业上具有明显特长,且已取得相应成果,同时一年级第一学期修读的课程(不含校公共选修课程)均通过首次考核,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及以上,也可申请转专业。

 

问: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情况如何?

答:我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包含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等4个本科专业和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1个本科教育项目。安徽省内按照综合分“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录取(综合分=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300)。安徽省外专业成绩使用生源省份专业统考成绩,认可生源省份投档规则。我校2019年安徽省艺术类专业录取80人。动画专业录取9人,录取最高分772.13分,最低分764.10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录取12人,录取最高分773.93分,最低分764.62分;环境设计专业录取20人,录取最高分780.95分,最低分767.42分;公共艺术专业录取9人,录取最高分774.67分,最低分762.82分;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30人,录取最高分744.90分,最低分722.75分。

 

问:学校学生社团基本情况如何?

答: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学校现有67个学生社团,其中思想政治类4个、学术科技类15个、志愿服务类12个、文化艺术类29个、体育运动类5个以及其他类2个。涌现出诸如青马知行社、乡村振兴志愿者联盟、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记者团、力学爱好者协会、朝含国学社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优秀社团。2018年,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由安徽省委政法委、安徽省教育厅、共青团安徽省委主办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评选活动中荣获“全省十佳社团”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框架中,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学生社团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涉及领域不断拓展,育人效益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生社团快速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活动质量不断提升,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愈来愈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一届又一届的建大社团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呈现着精彩,实现着飞跃。学校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的是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身影,每位学生都可以加入其中,成为参与者、策划者乃至组织者,在舞台上展现魅力、绽放光芒。每年10月举办的“社团嘉年华”活动,近万人参与,给全校师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与感觉上的盛宴。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问:学校资助政策有哪些?

答:我校结合实际,着重从奖、贷、勤、补、减等方面资助学生。2019年奖励资助学生14759人次,总金额4644.8万元。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年、国家助学金平均3000//年,获奖助比例约为24%2019年共4431人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奖助总额1567.2万元。学校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最高额2000//年,获奖比例约为25%20194104人获奖,奖励金额445.64万元。学校设立新生奖学金,奖励当年度被录取的成绩优异新生,2019125人获奖,人均奖励金额3000元。学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已设立校长奖学金、讯飞智元奖学金等三十余项,最高额8000//年,获奖比例约为3%2019年奖励422人,奖励金额182万元。学校还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对特困学生困难补贴,对孤儿学生全额减免学费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予以资助。

 

问:学校对贫困生有哪些帮扶措施?

答:我校在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同时,重视贫困生的成长与成才。学校对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以国家助学金最高档,全覆盖、无遗漏资助。学校每年开通绿色通道,畅通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入学通道。学校以受奖助学生为主体,以感恩励志教育为重点,在受奖助学生中开展 “寄一封家书、看一本励志读物、听一场讲座、做一次志愿服务、写一篇年度成长报告”等“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重视、尊重别人的付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学校重视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对特困学生家庭走访、向国家学金、社会奖学金、十佳大学生、年度标兵等学生家庭和生源地高中寄送喜报等方式,将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情况反馈到学生家庭。学校对家庭经济特殊困难、身体有特殊疾病、心理有特殊障碍、学习和就业有特殊困难、处于特殊敏感期等五类学生特殊群体(简称“五特”学生)进行帮扶,积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的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成长成才环境。

 

问:学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形成全员抓就业、全程促就业的良好氛围,有效确保了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2019届毕业生5136人,初次就业率91.88%。其中,硕士研究生321人,就业率94.08%;本科毕业生4875人,就业率91.73%

 

问: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是省级创业学院。建有2000平米的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备案为省级众创空间,累计入驻3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孵项目18个,带动500人次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近五年,学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相关赛事,累计获奖237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2700项。2019年,在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学校取得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3项的优异成绩,其中一参赛项目荣获高校主赛道初创组亚军和最具商业价值奖两项大奖。

 

问:学校在学科专业竞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我校2019年共组织万余人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900余人次在96项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得奖励。其中,国际(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获得二等奖9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获得二等奖6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1项。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

 

问:在填报学校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时逐一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学校志愿,符合条件的即予投档。对我校感兴趣的考生,首先应在靠前的志愿位置填报我校,增加投入我校的机会;其次,在选择专业志愿时应注意专业梯度与专业搭配,避免因专业志愿填报过高而影响录取;第三,建议考生选择专业服从,避免因专业不服从导致退档而错失本批次录取机会。最后,建议考生要认真查阅《报考指导》,对身体有特殊要求和有附加限制条件的专业应比照自身情况,避免误填、误报、浪费志愿机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