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简介

时间:2021-03-18作者:动态浏览次数:2504

智慧校园是指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校园=1个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基础设施 +八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智慧性资源。八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分别是:学生成长类智慧应用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类智慧应用系统、科学研究类智慧应用系统、教育管理类智慧应用系统、安全监控类智慧应用系统、后勤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社会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综合评价类智慧应用系统 。


智慧校园建设团队的特点

1.团队构成极其复杂,涉及部门机构较多,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境和专业背景差距较大,存在沟通协调困难的潜在因素。  

2.建设团队需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尤其是智慧校园建设的负责人需要既掌握智慧校园建设理论又知晓智慧校园建设技术。  

3.建设团队应该善于追踪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学习分析、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及时关注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创造性地对智慧校园进行规划与设计,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4.建设团队想要做好智慧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对智慧校园内涵、功能和作用达成基本共识,与国家的相关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关注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并突出彰显本地化特色。  


智慧校园发展规划(建设方案)研制原则

全面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最优化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 、适时修改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 、智慧性原则。  


智慧校园规划与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第一,前期未做充分调研,对智慧校园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误区分析不到位,以致不能准确分析未来智慧校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智慧校园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缺乏系统观,不能从宏观层面指导智慧校园建设,往往出现“缺乏与教育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与标准的紧密结合、过度强调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忽视智慧校园的有效应用”等现象。

第三,智慧校园战略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合理,往往出现“缺乏短、中、长期目标的相互结合;发展目标定位过高或定位过低”的现象,不利于智慧校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过高难以实现,目标定位过低不具有挑战性。智慧校园的发展目标不明确,未能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特色,以及与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需求紧密结合。只关注智慧校园的当前发展,未考虑智慧校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仅从本校的角度考虑智慧校园建设,未考虑国家有关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未来发展的政策导向,也未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第四,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不透彻,未能准确调研出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等智慧校园的实际需求,以致于智慧校园重点建设内容定位不准确。

第五,智慧校园战略规划中的重点任务或重大工程,不是依据如何解决智慧校园发展过程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或实施难度太大,难以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系统,要么大而全,模仿其它学校的应用系统的建设方式,要么直接采用公司开发设计的应用系统,未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本地化处理。

第六,保障措施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未能有效执行智慧校园战略规划,无足够的经费支持工程的实施等。建设经费分配不合理,存在硬件和软件经费投入较多,资源建设经费投入较少,有的甚至没有考虑运营维护费用。绝大部分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未考虑建立激励机制,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很难推动智慧校园的实际应用。信息化领导力薄弱,建设队伍组建不合理,未能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人员积极参与智慧校园建设。

第七,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整体上存在以下三种倾向:①强调技术与媒体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对应用系统、资源建设关注较少。②强调智慧校园辅助教育管理的功能,对智慧校园支持教与学的功能关注较少。③强调智慧校园对学与教的支持,兼顾利用智慧校园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水平,同时注重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使用合适的媒体与技术。

第八,智慧校园的智慧化程度不高,与数字校园在本质上无显著区别。尽管有些意识超前的高校和中小学提出建设智慧校园,但是由于对智慧校园的内涵把握不清晰,智慧校园的智慧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智慧校园管理与评价

智慧校园管理包括:智慧校园战略管理、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管理、智慧校园建设团队管理、智慧校园建设经费管理、智慧校园研究课题管理、智慧校园评价管理。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由智慧领导力、智慧环境、智慧资源、智慧学习和智慧教学、智慧服务和特色共6个一级指标组成。


智慧校园的三个核心的特征:

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

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如同智慧地球一样,“智慧校园”与时下如火如荼的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IDC 的最新数据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将有310亿个互联设备联网工作。届时,人们将体验到连续的、无处不在的互联网。

而“智慧校园”的首要目标,也正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物件。从技术上来说,智慧的地球涉及用RFID、二维码、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和设备。

但是“智慧校园”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不同的提出者给予不同的诠释, 这现象类似于当初的云计算。

由厂商所提出并且实施的“智慧校园”是否可以让高校的信息化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江苏某高校一位信息化工作者旗帜鲜明地表示:“由厂商主导的‘智慧校园’和以前由银行主导建设一卡通存在着同样的机遇和问题。”

此外,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的区别是什么?这几乎是每个接触到“智慧校园”概念的人共同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数字校园发展的一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到的是,“智慧校园”的基石是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意味着,“智慧校园”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要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其次,要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