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贫困生问题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3-12    访问次数: 1514

贫困生问题案例

(土木学院 叶训)



案例所属领域:家庭经济特殊困难

案例描述

同学,男,母亲在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因救溺水儿童去世,由自己的父亲拉扯大。但是其父亲身体不好,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他上大学的费用是依靠助学贷款和他的父亲务农赚钱来支付的。 刚进入大学时,他性格比较内向,话语不多,少与人沟通,平时生活很简朴。进校时,就向学校申请了助学金补助。刚入学期间,同学比较少参加学院组织的活动,同学出现逃课现象,甚至有时晚归,我找他谈过几次话,但是效果不明显。突然有一天,他向我交流自己有休学或者退学的想法。我询问具体原因时,他只说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在班级感觉没有存在感,自己也实在不想再读下去了,想早点进入社会赚钱。后来,我经过与其他同学的交谈及侧面了解该学生情况后,才得知原来同学的父亲突然身患疾病,住进医院,需要开刀治疗,这需要一笔不小费用。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还由于该学生在刚入学期间,自己普通话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很少与人沟通,在班级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歧视,对待大学生活目标不明确,面对周边同学极不自信。

处理过程

家庭经济状况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缴纳学费困难,只有通过贷款维持学业;家庭的窘迫、家长的无能为力、借款的压力、还款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导致心理上始终矛盾重重。自信心不强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内部因素,有些贫困生在心理上表现比较敏感,自尊心特别强,对于外界的帮助并不是很乐意去接受;而有些贫困生恰恰相反,会过度依赖于别人的帮助,甚至会造成他们不劳而获的心理。因此,我做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首先,温情感染,入微细致。安排同宿舍同班同学主动与李同学说话、聊天,打消其心里会被人看不起的顾虑,鼓励其与同学一起参加班级活动,让其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逐渐消除其对同学的敌意。

其次,为该同学争取了一个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到办公室帮助老师处理一些简单的文印工作,并且晚上他可以因为工作的便利,使用办公室的电脑查询资料,完成课程的设计作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的经济压力,让他可以安心学习,同时他也不必要为电脑等昂贵的学习必备硬件设施发愁。

再次,我们通过入学时李同学填写的家庭联系方式资料,得知他父亲的联系方式。与他父亲取得联系,将学校的临时解决方案告诉他,让他同时也劝说自己的孩子继续完成学业。

通过我们的劝说,李同学接受了我的建议,他非常感谢学院为他所做的一切,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充满了动力,课余时间他还兼职一份校外打工的工作,主要打工时间在周末,



不影响正常上课学习,同时他学习更加刻苦,非常注重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希望能够毕业后很快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李同学的性格此后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虽然他的性格原本是内向不善交际的,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出他在特意得改变自己,课堂大胆得去回答问题,各种活动也积极参加,在学生会的工作积极认真,全心全意为班级同学们服务,还多次获得了学院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

案例分析

一、对于心思敏感、自尊心比较强的贫困学生,单纯地围绕“贫困”这一问题与其交流,不但不能取得效果,还会挫伤他的自尊心,通过与其交朋友或者通过学生工作介入的方式,使其树立自信。

二、联合、发动班级普通同学、班级干部,关怀他的心灵。由于他的自尊心很强,对于同学和老师物质上的帮助也许比较抵触,对他的精神上的帮助比物质上的帮助要有效得多,让他的心灵能够独立自强、健康成长也是长远之计。同时也是加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契机。



三、学业上的指导和勤工助学相结合。注重学习,加强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同时介绍勤工助学工作给他,解决当前的经济困境。

心得体会

一、贫困生的帮扶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课题,如何以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态度对待贫困生至关重要。如果单纯地同情他们,只会伤害他们本就脆弱的自尊心;但是如能采取侧面引导,学业指导、勤工助学、学生工作带入方式,能从整体上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扶。

二、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有心理问题,大多数的贫困生心里还是比较健康的,绝不能戴有色眼睛看人。部分贫困生表现得内向、自闭、自卑,言语表达能力也比较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是如此。面对个体,必须摆正心态,不能一听到“贫困”二字,就认为该学生有问题。当个体学生身上存在需要改善的问题时,积极面对,帮助其完善自我。

三、对于贫困生的帮扶是一项有计划性的长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会感受到对方的抵触情绪、会因为贫困生帮扶体系的尚不完善而感到压力重重。但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减轻经济上的压力,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学业上给予关怀和指导,帮助其真正实现自立自强、健康快乐成长。

四、对于贫困生物质层面的扶助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环节经济压力,但未必能解决其精神贫困问题,扶助方式不正确,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贫困生有时在心理上会存在着敏感、自卑自闭、消极悲观、不自信等心理问题。

五、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将学生带入到学生干部集体中来,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很多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困,心理极度自卑,对于集体活动胆怯害羞,没有自信,一遇到集体活动就采取逃避和退缩的态度,我们感受很深的是很多贫困生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然而一到综合测评拿奖学金是却往往因为活动参加少影响到最终的总成绩,还有的很遗憾的与奖学金失之交臂,每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鼓励学生尽量多参与各类活动,全方面发展自己。这种情况反映到就业中,往往造成很多贫困生社交能力不强,语言交际欠佳,缺乏与人协作精神,因此,从日常教育中,我们要向学生灌输“综合素质”这一概念,积极参与文体活动,通过在校期间社会实践、短期工、兼职等形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点评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自立教育,加强感恩教育。从事学生工作必须有一颗公正、公平与仁厚之心,关心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学生。贫困学生往往因为经济的困窘而导致心理的失衡,相对于物质生活的贫乏,贫困生心灵上的孤独和困苦让人们更为揪心。助贫工作不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货币和物资的给予,同时应成为精神支持和价值观输出的过程,成为密切学校、学生关系和沟通师生感情的过程。在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加强贫困大学生自立教育,使贫困大学生意识到,暂时的经济困难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要积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实现人生的蜕变。同时,也要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怀着感恩的心接受别人善意的帮助,同时也应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才不会造成人格发展的不平衡,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