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不是他们的错
当前,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对贫困生问题的解决,大多还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对于贫困生,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还需要做好他们的心理救助工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在关注贫困生物质生活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贫困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单纯的经济上的帮助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困难。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做好他们的心理方面的工作,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贫困学生摆脱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1、社会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北京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现状的调查(调查者是李登峰—),“高等学校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15%左右,其中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64%的贫困生感觉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近年来在高校学生中有极端行为的人数,贫困生可占50%以上。”由于家庭贫困或家庭支付学习生活费用不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
2、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① 因家庭经济收入少,在校学习生活困难而产生心理的落差和自卑感。
从小到大,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的学生,与那些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可知的心理变化。他们中一部分人常常表现出自卑、孤僻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行为表现:一是通过刻苦攻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生活的贫困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先天不如别人,首先在心理上败下来;三是退缩、逃避、离群,厌世,或者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举例,有一名轻生的学生在遗书里写道:“现在我感觉自己活着是个包袱,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我决定自杀。”这个例子虽然在大学生中是极少数的,但却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② 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症状。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其期望值过高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得到解决。据调查显示,“20%的学生认为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因为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维持生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久而久之,部分贫困学生可能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并引发其他问题。
③ 因人际交往困难,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产生挫败感。
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由于这种心理的矛盾性,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但又往往因为心理的矛盾性而容易引发与同学的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出现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常常让周围的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在一些贫困学生看来,别人已经知道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于是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由此可见,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个体心理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当触及到家庭出身,强烈的自卑感,敏感的自尊心,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时,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
1.分析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引发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包括个体成长环境、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教养方式、个性心理等因素。就学校、社会因素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校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
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无论社会、学校、家长还是学生本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不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是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应有的重视,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从中学到大学,衡量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时期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而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则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有的除了学习之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因而压力很大。例如,某高校一名来自边远山区的特困生因心理障碍被迫休学他在休学后写给学校的信中谈到:“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很好,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可到了大学,同学们学习都很好,而且大学生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在其他方面我再也找不到自信。对于手机、电脑,我不仅不会用,而且几乎没有见过。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很差,也总觉得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在嘲笑我。”(方文晖、田永静:《谨防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3日)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贫困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不能正视自我,不能自我接纳。
② 学生之间贫富差距产生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贫富之间差距的逐渐拉大,学生消费水平相差悬殊。调查显示,在北京地区,普通大学生月生活和学习费用为353元和185元,分别是贫困生该项费用的1.7和1.6倍。这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凭添了许多烦恼。因此,心理产生强烈自卑感,人际交往紧张。
③ 学校和社会在经济救助时方法不当或失误。
学校和社会对贫困学生采取了许多救助措施,但善意的举动实施不当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失衡。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尚不发达,机制尚不健全,再加上贫困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导致一些学生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救助,但心灵上却受到了伤害。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调查显示,有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拒绝师生善意的同情;有42.2%的贫困生不愿在互联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即使这样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在接受别人帮助的过程中,他们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自尊心受挫,从而加重了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