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极其迷恋一些人?
为何我们都喜欢被人温柔对待,聆听共情?
为何感觉自己不被爱的时候会如此痛苦?
这些其实都与我们的自体相关,一个健康的自体是连续、有活力、积极的,而一个不健康的自体是破碎的:频繁的焦虑、抑郁、易怒,过量饮食服药,重复手淫,混乱的性行为,过度睡眠... 例如在1970年科胡特(Kohut)提出了自体心理学之前,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不可能被治疗的,几乎所有的治疗师都对此束手无策。
什么是恰到好处的挫折?在自体心理学里一句家喻户晓的名句: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初次听这句话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在说「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边界问题,但其实它说的是“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一概念
在著名的《漢斯.柯赫與自體心理學》书中有这样一段解释:在孩童的经验里,创伤与恰到好处的挫折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孩子触犯了规则,一个母亲尖锐地喊“不!”,而另一个则是温柔的说:“不。”一个是激烈的禁令,而另一个则是具有教育性的说服与解答;例如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大吵大闹还以敌对的叫嚣;而另一个父亲则以坚定却不具攻击、充满爱却不诱惑的方式抱住孩童、并加以安抚;孩童会以父母对驱力管束的态度复制于内在。假如这些态度不导致创伤,孩童就能以平顺与爱的态度、而不是以反击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驱力。
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能否用不带敌意的坚定、不带诱惑的情感,回应孩子的驱力苛求的那种能力……,假如孩子长期暴露在父母不成熟、敌意的、诱惑的回应中,这将会引起强烈的焦虑与过度的刺激,导致精神成长的贫乏,因为他有过多的驱力被潜抑,而无法参与精神的发展。
自体心理学是共情与恰好的挫折的并用,让我们重新酝酿自体发展的潜力。自体心理学经常强调“神入”“共情”,强调的其实是这样一个过程: 在一个干预过程里,要用共情的力量与来访保持同频,随后,在适当的时机用诠释让来访能够承受挫败感带来的极端震荡,让内心地震般的摆荡回到可接受的状态。 对于自体心理,共情是一种方式,而不是全部,恰好的挫折的也是关键因素。
自体如何帮助我们走向成熟?
自体不单独存在的,永远是要在自体客体的环境中被谈及的。自体客体不是一个实体,是一种我们的内在经验和需求,当然是也是我们通过婴儿期与重要抚养人的互动内化而来的。这个经验是可以带给我们两类调节功能——抚慰和激励,抚慰是针对负性感受进行的互动性调节,激励是针对正性感受进行的互动性调节,而更多地由一种双元调节过程,不断拓展正性情感,并把负性的情感状态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