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出自教育主题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茉莉妈妈之口,茉莉妈妈为了两个孩子的成长可谓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继续深造、担任教职的机会,充当家庭主妇,一天忙里忙外。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父母,他们会省吃俭用求购一套学区房,为了陪读上中学的孩子辞职,起早贪黑为孩子准备营养餐……这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被学界统一称作“教养牺牲”(parental sacrifice)。
01
什么是教养牺牲?
你了解过这个内容吗?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呢?西方家庭中,父母倾向通过肢体和情感向子女传达温暖,如他们会经常拥抱和赞美子女;在东亚家庭,尤其是中国家庭中,父母则会细心周到考虑孩子的需求,并竭尽全力满足其需求,为孩子奉献自己,为了教养孩子,甚至会牺牲对自己来说有价值的东西(Wu & Chao, 2011; 蔺秀云 等, 2021)。作为中国家庭观念核心特征之一的教养牺牲,已经外化表现为当代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教养现象,具体指父母放弃个人需要以满足子女的发展需要(Leung & Shek, 2011)。
研究者指出,教养牺牲涉及到下面三方面过程:
(1)孩子的发展需要家庭资源,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等;
(2)家庭资源有限,当其稀缺时,家长需要依据家庭中各方面的需求对其进行分配;
(3)以孩子的发展为目的,甘愿以牺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的方式来分配家庭资源(Leung, 2020)。
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陪读本质上就是一种父母的教养牺牲:孩子上学需要有人照顾,但是家长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于是家长放弃自己的职业发展陪伴孩子。值得注意的是,教养投入也指家长为孩子提供其发展所需的资源,但教养投入强调“教养过程中孩子的获得”,而教养牺牲强调的是“教养过程中父母的牺牲”(Leung & Shek, 2020)。
从组成成分上看,不同研究者提出了不同观点:Leung和Shek(2011)认为教养牺牲存在五个维度,包括努力挣钱、为孩子的教育花时间、调整日常事务、牺牲生活方式和理想、隐瞒忧虑;蔺秀云 等 (2021)认为教养牺牲包括牺牲个人自由、牺牲财务资源和争取额外资源三个维度,并提出应该将家长的客观牺牲行为、主观牺牲意愿与主观牺牲程度综合起来考察教养牺牲程度。总的来说,教养牺牲不仅是一种教养行为,也是一种教养观念和教养态度,涉及家长在物质、精力、精神等多方面内容的牺牲。
02
教养牺牲兴起的原因
来自文化心理学的视角
社会文化环境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动态交互作用,文化对家长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养牺牲在中国社会中的盛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取向关系密切。中国的家族主义强调集体主义和依存关系,提倡个人的利益和目标应该服务于整个家族的荣耀,将家庭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强调父母对下一代的责任,即使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和需求,父母也有义务将下一代培养成才,以延续家族的荣誉(Leung et al., 2016; 陈艳云,刘林平, 1998)。
03
教养牺牲真的能为孩子好吗?
实证研究与实际案例的对立
在家庭资本理论(Gofen, 2009)和家庭投资模型(Conger & Donnellan, 2007)的框架下,家庭资源(资本)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对孩子投入更多、更高质量的家庭资源,孩子就能朝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这些资源可分成物理资源(如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养参与(Leung & Shek, 2011)。从理论上说,家长的教养牺牲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家庭资源,从而促进孩子的发展:在物理资源方面,家长牺牲自己的需求将物质资源等分配到孩子的成长上,如花费心思为孩子准备有营养的食物、省吃俭用为孩子购置学习资料等;在教养参与方面,教养牺牲意味着家长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养过程中,深度卷入孩子的教养中。
量化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一项耗时两年、测查了1569名青少年的追踪研究就表明,父母教养牺牲能通过促进孩子孝道意识的发展,降低孩子的绝望感(Leung, 2020)。可见,在中国“孝文化”的背景下,教养牺牲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让孩子感知到来自父母的支持,激发孩子的感恩之情,发展出超越自我、将来回报父母的动机,从而拥有面对未来的力量。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教养牺牲真的能为孩子好吗?知乎有一个热门的话题“孩子会感激牺牲型父母吗”,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回帖给出 “不会”的答复。理论模型、量化研究与实际案例之间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 父母和孩子对教养牺牲的理解存在差异
学界认为教养牺牲是一种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对教养牺牲的测量也基于测量“家长为教养孩子牺牲自身利益”程度,而日常生活中,孩子面对的牺牲型父母不仅会为了孩子牺牲个人需求,还会对孩子表露这种牺牲,这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牺牲更多是为了能控制自己、能通过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比如名声等),因而少有甚至不会有感激之情。
#2 父母和孩子对教养牺牲的感知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父母报告的教养牺牲要显著高于孩子感知到的教养牺牲(Leung & Shek, 2016)。很多时候,家长的确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给孩子提供可促进其发展的家庭资源,但是孩子却不一定认可这是家长的牺牲。
#3 家长观念中促进孩子发展的需要,并不等同于孩子的实际需要
影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那句“可是你想过,我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吗”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家长基于自己的理解为孩子制定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牺牲自己的利益补足孩子“缺失的资源”,但这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孩子真正需要的资源并没有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会损害孩子的基本需要(关系、能力和自主),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尼格拉·阿合买提江等, 2015),具体来说,父母期望与孩子期望相悖,会造成亲子冲突,从而损害孩子的关系需要,不能自主选择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则会损害能力需要和自主需要。
#4 教养牺牲会给亲子双方带来消极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就父母而言,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需要,个体发展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是抑郁(尼格拉·阿合买提江 等, 2015),以往研究也证实,父母的抑郁体验能正向预测孩子的问题行为(王玲凤, 蔡振春, 2012);就孩子而言,父母的教养牺牲会让孩子产生诸如“父母为我牺牲了这么多,我怎么能……”、“父母只有我了”之类的想法,产生愧疚等消极情绪,降低孩子的幸福感。
可见,一方面,教养牺牲的确能为孩子提供适宜其发展的资源;另一方面,教养牺牲处理不当也可能会给孩子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05
走出教养牺牲的困境
父母与孩子协同发展
一项以移民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发现,亲子关系方面的代际文化差异(理想的亲子关系和感知的亲子关系)与移民青少年更强烈的内化问题有关,但是青少年低程度对教养奉献(牺牲)的感知能缓冲该联系,高程度教养牺牲感知却没有这种作用(Wu & Chao, 2011)。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越高水平的教养牺牲会促进孩子的积极发展,只有合理的教养牺牲具备此作用。那么?该如何去做,才能做到正确的、适度的教养牺牲呢?
#1 警惕从教养牺牲转变为父母控制
很多牺牲型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怎么会……”,从“为了孩子好”走向了“用自己的好来控制孩子、来绑架孩子”;同时,他们也会通过为孩子制定目标来“控制”孩子的成长。但这样,其实已经偏离了自己的初衷,从“教养牺牲”演变成一种“心理控制”,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2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真正满足孩子需要
在家庭资源分配方面,家长和孩子可能有不同的考虑,比如家长可能想把金钱投入到孩子的生活必需品中,但孩子可能想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种差异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加大孩子与父母之间感知教养牺牲的差异,也没有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Leung & Shek, 2016; Welsh et al., 1998)。因此,基于孩子的需要给出恰当的反馈,才是正确的教养牺牲,才能真正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 关注自身发展需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人都有发展的需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更高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多的积极情绪有关,心里需要受损与更高水平的消极情绪有关(白诚智 等, 2020)。因此,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实现自身的发展需要,并在此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