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土木学院开展“青春领航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22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广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培育创新精神、自觉砥砺前行,4月2日,土木学院组织2024级全体学生赴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创新馆开展“青春领航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

缅怀英烈践使命 铭记历史守初心

清明追思忆忠魂,赓续血脉践初心。土木师生赴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实地研学、重温誓词、沉浸观展等形式,在红色地标中接受精神洗礼。

下午3时许,师生队伍整齐列队步入展厅,依次参观“战前形势”“战役准备”“突破江防”等六大主题展区。泛黄的作战电报、磨损的军用水壶、锈迹斑斑的支前扁担等千余件文物,生动再现了“千帆竞渡横渡长江”的壮阔史诗。在“烈士名录墙”前,24级水利水电专业学生孙文哲驻足良久:“这些为民族解放牺牲的英雄,用生命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庄严的宣誓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学生党员齐聚纪念馆一楼大厅,在辅导员尹迪迪的领誓下,面对鲜红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誓言回荡在展馆穹顶,与展柜中陈列的1949年党员登记表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活动特别设置“红色记忆”互动环节,师生们在电子留言屏上书写感悟:“今日的安宁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答卷,明天的辉煌需我们以奋斗作答”“愿以青春护山河,不负热血染红旗”……这些寄语实时投影至纪念馆“英烈星空”穹顶,化作点点星光与历史对话。

科创沃土育新苗 智创未来勇攀峰

在安徽创新馆,师生们通过观摩安徽创新发展的基因、动力、成果和未来,深入了解了嫦娥探测器、智能建造模型等前沿科技成果,激发了对科技创新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展厅内,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穿梭于“创新引擎”“未来蓝图”等主题展区,通过全息投影、数字沙盘和VR技术,直观感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在智能建造展台前,学生们围聚在结构模型旁,结合专业所学热烈讨论材料力学与工程优化的实际应用;嫦娥探测器模型前,老师们现场揭秘探月工程中的土木技术支撑,引发阵阵惊叹。

这场科创之旅不仅是一次认知的革新,更是一场精神的淬炼。土木人当以夯土筑基的韧劲和智造未来的锐气,在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勇闯无人区,新时代土木学子已擎起科技报国的火炬,在攀登工程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奋力书写青春答卷。

青春领航担使命 强国有我践初心

近期,学院紧紧围绕“德智体美劳,一月一主题”的计划开展学生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走出宿舍,拥抱春天,在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品德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三月,学院接连举办“学雷锋精神,做追‘锋’青年”、“土木学院”班级篮球联赛、‘吒’启新程主题活动、“植绿护绿”劳动实践、学生集体生日等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坚定了理想信念,还提升了身体素质和集体观念,使得同学们在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次“青春领航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既是土木学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探索。学院以红色资源铸魂、以科创实践赋能、以五育融合筑基,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与创新前沿,构建起“沉浸式教育+项目化实践+全方位成长”的育人链条。系列主题活动不仅实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贯通,更在知行合一中塑造了土木学子“顶天立地”的精神品格——既胸怀“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又锤炼“建造未来”的硬核本领。面向新征程,土木学院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主题教育为引领、以实践育人为抓手、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着力培养更多“肩上有责、心中有光、脚下有力”的新时代建设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青春力量。(文/图:尹迪迪、王月竹、范瑾;一审:叶训;二审:马智鑫;三审:王媛)

编辑:李欣;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