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万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师生实践团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思想伟力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07-19浏览次数: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月12日至15日,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服务团乡村振兴为重点,赴池州市里山街道元四村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全校多个专业的19名学子深入农村、服务基层,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古村深巷中感悟思想伟力,激发青春担当,助力乡村振兴和和美乡村建设。

  实践团队先后前往元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章氏家风馆、九华云溪茶园、太普农场、适四时黄精产业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调研活动。在元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团队与里山街道、元四村以及相关产业负责人座谈,详细了解元四村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深切感悟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村民激发传统村落潜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奔赴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

  在九华云溪茶园,学生们了解了茶园负责人章必胜幼年丧父,13岁辍学外出打工,捡垃圾、搬砖、挑担卖茶的奋斗之路,在成功后毅然舍弃一切投资家乡的人生经历,深深被他励志故事、浓厚的家国情怀所打动。

在适四时黄精产业园,负责人陈泽平为大家详细讲解了产业园发展情况、黄精种植技术、黄精产品的功效,以及黄精产业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自己的工作经历告诫青年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表述、积极作为。

  在章氏文化馆,领队教师带领学生认真研读了被誉为中国十大家训的章氏家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魅力。

  实践团队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采用沿街询访、入户调查的方式,实地考察元四村茶叶、葡萄、黄精等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深入了解元四村新时代以来乡村建设发展的具体情况,调研思考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元四村的基础建设、村容整治和各项民生措施中深切体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来一次元四村,我真的感到了农村发展的无限潜力!”来自23级工业设计专业的丁聪不禁感叹。同样来自工业设计专业的吴梦茹也很激动,“农村的发展需要年轻人,需要人才,需要新思想,带来活力和生机,同时也需要像章那样有情怀的人为家乡作贡献。这次实践我觉得很有意义,比起在校园里学习走出来实践更能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同学们带着问题调研,带着思考实践,既进村入户看发展,又调研思考促振兴;引导同学们“自找苦吃”,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在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文图:周叶君,许畅畅;一审:任亚若,二审:李万银,三审:唐志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