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担当铸魂育人历史使命,不断探索思政课建设新范式、思政工作新途径,推动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马院姓马、在马学马”,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双促双提升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依托“三会一课”、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形式,教育引导教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仔细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第四卷,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政课教师“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采用专家引领学、集体备课学、融入课程学、课赛融合学、党建结合学等方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坚持用党组织力量去凝聚全体教师,确立“抓党建、聚人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注重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对接融合,把党建工作有效嵌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环节。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领头雁”作用,强化党支部建设,进一步优化设置教师党支部,将党支部建在教研室上,建立提醒督促机制,党支部按期换届,通过不断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明确支部和党员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责任要求,做到“流程规律规范、开展严格严肃、内容常态长效、成果品格品牌”,持续推进学院党建工作提质增效,2个支部被评为校级样板党支部。
三是党建引领实践创新。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色,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精心讲好“开学第一课”,组织开展“大学生同上思政大课”,举办“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报告会,开展“学党史”微视频创作比赛。组建教师团队赴全省各地实地调研,编纂《红色江淮光辉记忆——安徽红色建筑印迹》一书,召开新书发布会,助力红色文化和红色建筑文化研究。举办安徽建筑大学首届青春筑梦剧场暨红色情景剧比赛等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历史情景剧的演绎让革命历史人物的形象立体起来,丰富了革命文化的价值内涵。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素材创作的微电影《梦回》获教育部“全国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比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党史知识学习竞赛,并获二等奖。
二、坚持“在马信马、在马行马”,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见成效
一是理论教学规范化,形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良好联动。建立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着重打造研讨式备课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学习笔记”制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设计实施,通过分组研讨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管理,运用学生喜爱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工具开展互动和管理,让思政课在规范、活泼的氛围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实践课程制度化,形成专门实践课程与四门主干课程实践联动。实践课程整体设计,实践主题显特色。学院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联度,围绕思政课主干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聚焦教材重难点和社会热点,整体设计实践内容,在总结多年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逐步形成了“1+N”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打造概论课的时事微讲堂、纲要课的追寻红色足迹、原理课的热点讲坛、德法课的筑梦剧场等,形成了“一课一品”教育特色。
实践课程专门设课,教育实效彰优势。专门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安排教师专人排课管理专人上。实践课共40学时2个学分,纳入教学计划,按正式课程管理。以思政理论公开课、微视频比赛、演讲比赛、志愿服务、感悟红色经典等方式进行,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效果显著。2017年、2018年我校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中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校地共促,“走出去”与“引进来”互促共赢。大力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安徽省博物院、凤阳小岗村、巢湖市中李村等革命教育基地、文化场馆、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开展合作,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志愿服务,参与对方的教育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还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把校外实践基地教育资源引进来。借助安徽省博物院的资源,成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博物馆资源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研究与实践——以安徽博物院为例》,并顺利结题。
成果巩固,多样化实践成果显成效。注重实践成果的总结,学生在完成实践课学习后填写《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学生手册》,记录参加活动的过程和心得体会。编印《信仰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手拍》《走近徽州建筑文化》《来自社会一线的报告》《行走的课堂——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活动掠影》等优秀作品集。举办青春筑梦剧场暨红色情景剧比赛,这场学生自导自编自演的特殊的“思政实践课”,让书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的实践成果得到推广。
三是教学手段智慧化,形成传统教学与智慧教学联动。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将智慧教学融入传统教学手段中。全体教师充分运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把智慧教学的客观统计情况与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状态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估。通过传统和现代两种方式的联动,提高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四是课程资源交互化,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联动。学院为其它学院均安排两位思政教师,帮助专业课老师把握专业课程内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导向,开发专业课程中内隐的思政资源,又通过与专业课老师的合作,了解多元化的思想教育素材,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大思政课”格局下,整合校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联动,拓展思政课程育人渠道。
五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教学改革成果取得显著成效,获批省级质量工程4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级精品课程7门(含4门公选课);获评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省级示范教研室、优秀教学团队等荣誉;在省高校思政课说课比赛、“同课异构”教学比赛、青教赛等赛事中荣获多项殊荣;多人被评安徽省思政课影响力人物、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称号。
三、坚持“在马懂马、在马研马”,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学院根据学校整体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加大学科、平台建设力度,精心培育科研团队,为学院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科研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2022年学院获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5项,其中重大1项,重点4项。
一是强队伍。学院不断增强学术研究力量,积极实施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整合三大举措。人才培养上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定期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促进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升。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后备力量培育力度。加强梯队后备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的宣传力度。2020年10月,学院校级科研平台《安徽地域文化协同育人研究中心》成功获批,学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重点培育“安徽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安徽红色文化育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安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安徽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等研究团队。同时,积极改善学院科研骨干的工作条件,使一批青年教师在学术上逐渐成熟起来,尽快成长为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领头人和骨干。
二是抓培育。学院在项目申报中注重遴选、培育,提前谋划助力项目成功申报。做好项目申报的动员,邀请专家对科研项目申报进行辅导,在申报过程中,为教师的申报书撰写完善提供全方位服务,邀请有关专家对申报选题、内容进行指导和论证,提升申报项目的理论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拓展项目申报渠道,做好各课题的组织、落实、协调等工作。加强项目立项管理,注重项目的过程管理,对在研的所有项目进行梳理和督促检查,组织专家对项目结题材料进行审核,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对照检查,有力保证了项目按期按质完成。
三是提质量。为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科研合作,学院定期邀请高水平专家学者来院交流讲学,举办科研项目申报辅导讲座等,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五年来,学院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60余项。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年会二等奖1项,安徽省村镇建设学会一等奖1项,安徽省社会学会二等奖1项,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等奖1项。学院教师以学校为第一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被《安徽史学》《学术界》《当代中国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核心期刊收录近2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其中胡金富教授发表的《中小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22年03期全文转载)、其著作《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同时,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安徽省哲学年会、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年会等各类学术会议及学会的征文比赛,李东海老师获安徽省社科界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开创新业绩,为奋力谱写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新篇章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智慧和力量!(作者:任亚若,张杰,张婉;审稿:李万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