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教20载,得到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好评、领导的褒奖,曾获得安徽省高水平导师、安徽建筑大学优秀教师、本科管理先进个人、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分昼夜和春夏秋冬辛勤耕耘的结果。
——题记
张瑾,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标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业绩突出。
热爱学生、修行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是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具有责任心和事业心,才会理解学生,忠于教育。俗话说:只有接受了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教育,而耐心是教师的立德之本。因此,张瑾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当辅导员期间,经常穿梭于学生宿舍、食堂、操场以及教室等场合,与学生一起交流,谈心。甚至在月子期间,在家里开起了班会。领导曾感慨的说:张老师虽然人在坐月子,工作却一点没耽误。她经常通过个别以及多人面对面谈话、召开班会、课下讨论、QQ、邮件等各种形式和学生交流,在思想、生活、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关怀和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有温暖感,把学校当作他们的家,把老师看成他们生活的朋友和家长。对于单亲家庭以及性格内向的孩子,定期沟通,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对于有学业追求的孩子,尽可能提供条件。有次学生半夜打电话给说肚子疼,她二话不说带学生到了医院,支付了医药费。还有的学生毕业前没有钱交学费,她就用自己工资垫付。对于就业的学生积极提供各种岗位,对于考研的学生提供院校信息以及考研指导等等诸如此类小事。就是因为这些点滴小事,学生看在了眼里,也跟老师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次冬天上课,早上去的较早,到教室后,学生看见老师通红的手,慌忙把水杯递过去,让她捂捂手。更有不少学生在毕业后说:“张老师是我见过最最公正的老师、最平易近人的老师”等。有的学生毕业临走之前偷偷给老师留了封信说“张老师的平易近人,让大学期间不敢交流的她克服了缺点”“感恩有您”等等。有的学生因为喜欢她,而报考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有不少老师也曾赞她当专业导师的那届学生是目前为止该专业最棒的一届等。由于教学工作业绩突出,张瑾老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多次发言。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是她最热爱的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都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不管课前有多累或身体多么不舒服,走进教室,站在讲台看见学生的瞬间,就什么都忘了,眼里只有课堂和学生。记得一次早上,她受凉了,恶心呕吐,但是早上1-2节课,顾不上去买药,就赶去上课了,一路上不停反胃,课前在洗手间还吐了一番,但随后竟然坚持了整个两节课的时间,丝毫看不出她的身体不舒服。直到下课铃响后,她准备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一股恶心跑到洗漱间又吐了。甚至有次她家孩子发烧,也坚持把课上完,才跑到医院看烧得满脸通红的孩子,心痛流泪,医生批评她说:“你这个家长太不负责任了”。前年,因为长期劳累,张老师生病住院做个手术,在此期间,家人怕她继续工作影响身体恢复,就把笔记本电脑藏起来了,她竟然偷偷地用手机给学生指导和审查专业评估材料等。家人发现后,语重心长的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除了在课堂上的认真教学外,张老师还利用课后时间,不断引导同学们走上创新之路,在借鉴同济大学等高校培养学生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带本科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实验。由于当时学校还没有针对本科生开设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在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学生参加,后来越来越多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这个团队。除了自己,她也鼓励身边的老师,并推荐学生给他们,慢慢的越来越多老师带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她带的15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里,大部分学生都组建了团队,跟着老师做着感兴趣的创新研究。她还经常鼓励学生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在大学四年里如果你用别人玩的时间做了有意义的事情,毕业后你一定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而且你会发现今天的你越努力,明天的你就会越幸运!在她的鼓励下,学生们在校期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创新创业、参加互联网大赛、学习撰写科技论文、专利申请等,通过这些训练,有的同学走上了理想的岗位,有的考上了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实现了人生梦想!
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她,常年无休,随时on line!只要有空闲,就待在实验室,和研究生进行日常一对一、一对多的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生活情况能给与帮助的尽可能提供物质与经济上的帮助。在学业上,通过阅读打卡、周汇报以及不定期召开组会等的方式,掌握研究生的学习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讨论,并定期进行研究工作的集中汇报与讨论交流,常常和学生们讨论到很晚才回去。除了学习,张老师特别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她自学了一些心理咨询课程,每当听说或发现学生有情绪和心情不好时,她会及时在线上或线下给予疏导,并引导他们去正向思考。正因为日复一日的付出,她带的学生不仅眼中有光、心中有爱,也都获得了学业奖学金,多人获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品学兼优学生、省级和校级优秀毕业生、有的考取名校博士研究生、多名学生论文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
严谨治学、业绩突出
她坚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恪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备课,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授课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前,首先结合目前国内外的形式和发展动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然后了解学生的研究方向,并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实际动手操作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完成课程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汇报、论文写作等基本技能。同时,在课堂中她还注意立德树人,通过讲述国家的最近新成就、相关重要人物的贡献、目前国家的瓶颈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使学生在掌握最新科技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浓厚的家国情怀,并赋予他们的时代使命感。现在的教学方法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以及学生们的赞赏。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教学方面,张瑾老师获得了省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一项(结题考核等级A),省级教研一般1项,校级2项,发表教学论文8篇,所指导的学生发表了SCI和CSCD收录的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40余篇,多名学生获得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有的参加了互联网+大赛和环保大赛,并获得奖项。因此,她本人获得了省级高水平导师、校级优秀教师、本科管理先进个人以及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的荣誉称号。
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科学研究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科研已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科建设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她不断钻研业务、参与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把科研的成果、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溶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带领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参观最新科技成果,以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尤其是近年来,为了提升科研水平,她艰苦不懈地学习与钻研,因此相继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作为主持者和重要参加人员承担了科研项目30余项。指导硕士研究生22名,所有学生均获得了校级奖学金,其中5人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多人获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干部、优秀社会实践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已毕业的研究生中3人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1人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2人考取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多名学生的论文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多人担任单位重要职务。她在本学科领域内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JCR1区),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JCR1区),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JCR1区)、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SCI,JCR1区)、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cesses & Impacts(SCI,JCR1区)和国内核心期刊中国环境科学、生态毒理学报、环境化学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JCR1区)的论文被生态环境科学公众号进行了报道。参编教材1部,专利2项。她因此获得了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校级先进科研个人4次、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等荣誉。
益心为公、服务社会
张瑾老师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不忘为社会服务。她利用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特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在过去的几年中,他评审了不计其数的论文和项目,为小学生讲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并作为一名安徽省检察院的“益心为公”志愿者,积极参与巢湖流域等环保项目的督查工作。此外,在生活中不管谁需要帮助她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以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人,让生活在绝望中的人感到生活中还有阳光,还有温暖,对生活充满信心;让态度冷漠的人变得热情,对生活充满激情;让想帮助他人而又有所顾及的人有精神动力。目前,她通过水滴筹等多种社会捐助平台资助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多人努力,不少人因此获得了重生。
她作为一名学院教学督导员,认真检查学院的教学材料,并进入课堂一线听课,特别是年轻老师的课,课后与他们诚恳交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包括教案设计、内容分配、方法使用等,使他们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直信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张老师,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学生的培养、专业的发展、学校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用虔诚的态度、忠诚的灵魂,践行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用实际行动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文/图:张瑾 审核: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