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回首2023
在建大有这样一群研究生国奖获得者
他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他们志存高远、笃定勇敢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着
“进德 弘毅 博学 善建”的校训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机电学院
一起向榜样看齐
一起看“国奖是如何炼成的”!
机电学院国奖获得者-杨昊文
个人简介
杨昊文(1999),男,汉族,安徽铜陵人,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就读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21年攻读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机载空分装置及惰化系统。
科研学术
1.发表论文:Research on Oxygenation Components under a High-Pressure Oxygen Environment[J]. Applied Science-Basel 2023, 13, 7703. (SCI收录)
2.发表论文:Preliminary analysis for a number of aircraft oxygen system explosion accidents[C]. CSAA/I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rcraft Utility Systems (AUS 2022), Nanchang, China, 2022, pp. 1027-1031. (EI收录)
3.发表论文:机载惰化系统流量调节阀结构改进研究[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06):32-38. (大学学报收录)
4. 参与项目:校引进人才及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自然科学类)《飞机油箱惰化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9QDZ35)
5. 参与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机载纤维膜组件的优化设计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K2210033)
6. 参与项目:省级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空气分离膜制氧装置》(项目编号:2022cxcysj154)
获奖情况
1. 2024届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2. 2023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 2022年硕士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
4. 2021年硕士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
5.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二等奖
6. 挑战杯比赛校级一等奖
7. 校级三好研究生
8. 校级优秀研究生科研团队
获奖感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蒋东升老师以及航空坠机小组的成员们。获得国家奖学金是对我学术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科研之旅的鼓励。研究生入学以来,我在蒋老师的指导下一直进行机载空分装置及惰化系统相关方面的研究。在蒋老师的指导下,我首次深入科研世界,学会了科研方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科研之路充满挑战,在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曾遇到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锻炼了我的耐心和坚韧,坚定了我对科学探索价值的信念。国家奖学金标志着新起点,我将继续致力于课题研究,再创新高。
经验分享
获得国家奖学金是每位研究生的梦想,它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对于学业和科研的认可。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在科研方面,首先要设立好目标,明确科研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献阅读方式,并不断沉淀积累。其次,要紧跟本专业相关的研究动态,并积极查阅相关文献,从不同的文献中找到思考点,不断推敲,逐渐地产生属于自己的科研思路与方向。
当确定科研课题后,要积极地实践,在课题组中要积极与导师及团队成员交流,虚心向课题组其他人学习并总结经验。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实验精神,勇于面对困难,消灭难题。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科研的路上才能事半功倍。
此外,英语的学习也至关重要,论文文献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中文文献,更多的前沿理论知识一般都发表在英文期刊上,因此要想尽快熟悉了解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我们应在自己具备一定英语阅读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翻译软件辅助来对一篇论文进行知识吸收,而并非不加思考地直接接受外界加工过的知识。
做科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日积月累地不断坚持去做,循序渐进,戒骄戒躁,要能够抵得了诱惑,耐得住寂寞。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才能逐渐接近自己的目标、实现梦想,给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一张满意的答卷。
转自:安徽建筑大学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