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同学: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China 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 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赛项,是以数字艺术、数字设计、数字创意、数字媒体以及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各专业综合类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
大赛旨在落实国家数字创意产业远景规划,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深度挖掘、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赛事一直在引领着学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艺术创意领域的风向标。
一、本期大赛主题
丰富内心世界,创造产业辉煌
二、参赛方式
在大赛官网www.cdec.org.cn,统一报名与上传作品。获奖名单公示期为一周。
三、组赛单位
主办单位:教务处(招生办、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艺术学院
四、参赛报名
征稿对象
1、学生单元:在校学生(包括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
2、教师单元:在校教师。
五、类别设置、提交格式,提交要求请点开类别查看:
本届大赛学生组共设23个投稿类别,以每个院校不同的二级学院(系)为投稿单位,每个类别(论文类除外,论文类每个学生或老师,只能投稿一篇论文,且为未发表过,以及与创意、设计、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有关的文章)最多投搞20件作品;教师组24个类别,教师作品投稿数量不限。
常规赛道:
投稿类别 | ||
专项赛道:
大赛赛制:
大赛主要采用校级筛选、省级推优、全国评比的三级赛制(教师单元作品无需学校组织,直接进入国赛评比环节)。校级筛选由各二级学院管理员把关报送。省级推优由分赛区组委会组织分赛区专家委员会专家,对作品进行优选,并按比例报送国赛,剩余优选作品,直接按成绩出具省赛获奖名单,并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全国总决赛由国赛组委会组织全国权威专家,对各省推优作品(各赛区按比例报送国赛的所有作品,最低获得国赛三等奖)进行打分评审后出具国赛获奖名单,获奖名单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获奖比例为:报名作品总数量的8%,其中:前3%为国赛获奖作品,后5%为省赛获奖作品。
学生获奖:
1.此奖项全部采用专家打分制度。
2.获得国赛的作品,不能再参与省赛评奖。大赛组委会章程明确规定,国赛三等奖,高于省赛一等奖。
3.省赛可以设立优秀奖,优秀奖数量不能高于各组别总数量的1%。
教师获奖:
1.教师不能在学生单元投稿
2、优秀指导教师获奖:
国赛:指导的作品获得国赛一等奖、二等奖的教师。
省赛:指导的作品获得国赛三等奖的教师。
(特别提醒:学生在网站上提交报名信息时,一定填写指导教师姓名,且不要有错别字)。
六、作品提交截止时间:
全国分赛区作品投稿统一截止时间如下,不得提前:
报名及截稿时间:2024年10月20日——2025年6月30日17:00止;
省赛,国赛获奖名单公布:2025年8月25日之前。
校赛时间: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30日(由大赛组委会确定具体时间)
七、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人工咨询:
周老师 电话:010-89576608 18513190168
(请于工作日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30拨打咨询)
(二)
大赛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知赛事资讯、获奖名单)
安徽省分赛区联系方式:
QQ群:450285092(1群)、254353528(2群)
艺术学院校赛管理员联系方式:张老师(QQ:276360169)
八、19届中国好创意大赛参赛须知
1、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等,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2、作品一定要原创,不得抄袭,模仿、拷贝他人的作品进行投稿。如果发生以上行为,一切侵权后果产生的经济、法律责任,全部由投稿者自行承担,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教育部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如作品涉嫌造假,所在学院将受到严重批评,学科、专业、科研等,均会受到影响,请不要为母校带来负面影响);
3、作品名字必须有中文,且不多于20个汉字,作品内容不能全英文;
4、在截稿前三天内投稿,作品上传不成功的,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5、不符合主题类别的作品,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6、同一个作品,投二个或二个以上类(组)别的,直接取消参赛资格,同一个作品,也不能在同一个类别重复提交,如果重复提交,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7、每个作品限定作者不能超过8人,指导老师不能超过3人;
8、跨校合作参赛,最多不超过3所院校(含本校);
9、参赛院校名称以及二级学院信息选择和填写不准确的,无法分到本校二级学院管理账号的,由此产生的不能参赛,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10、作品上出现作者,指导老师,学校名称等信息的,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11、参赛作品填写信息在草稿箱时,截稿前可以修正,一经提交,将不再修正和撤回参赛信息。获奖证书将按最终提交信息录入,不再增加或减少作者,以及指导老师。也不再更改指导老师和作者顺序;
12、本届大赛参赛作品,必须先存证(大赛组委会免费为参赛者存证,为参赛者获得版权,版权归参赛者)后提交参赛;
13、参赛作品不接受带有其他赛事的信息,以及带有地图,国旗、国徽等信息的作品;
14、不按作品类别要求格式提交作品的,导致无法打开或播放的,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15、凡是退赛、作弊有记录的,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16、组委会对大赛全部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17、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教务处(招生办、创新创业学院)
艺术学院
2025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