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教育教学研究
安徽建筑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5-24 浏览次数:97

 

关于印发《安徽建筑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实施。

 

                                                       安徽建筑大学

  2022826


安徽建筑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

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立足时代需求,改革体育教学,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 ,统筹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使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断完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场地建设。2022年,初步建立智能支撑、全员参与、体系完整、保障健全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相互支撑的体育工作格局。2025年,基本形成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相融并举的育人格局,具有安徽建筑大学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深入人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到 90%以上。

三、基本原则

(一)不断改革创新,发挥体育育人作用立足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同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体育资源的期盼相契合,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匹配。充分发挥“以体养德、以体益智、以体育美、以体辅劳”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二)坚持问题导向,提倡科学体育锻炼。聚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肥胖、体弱等现象反映的普遍性问题,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外体育锻炼、扩大普及比赛活动为着力点,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为目标,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体育运动规律,因材施教,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着力补齐短板,实现体育特色发展。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促进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实现特色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有安徽特色的中华传统体育,发挥学校体育优势,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教育名片。

(四)整合体育资源,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秉持大体育理念,坚持全员育人,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体育的格局。与体育专业院校、职业体育俱乐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

四、具体措施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完备的体育课程体系

1.加强体育教育顶层设计

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安徽建筑大学体育工作管理手册》,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科学定位体育课程目标,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完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责任单位:体育教学部,配合单位:教务处)

2.推进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

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开好现有体育项目课程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为目标,开发开设其它体育运动项目课程,使学生毕业时能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进一步凝练优势体育运动项目,探索将徽州民俗体育项目引入大学体育课堂,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模式。

体育教材体系建设要扎根中国、立足安徽、融通中外,充分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

(责任单位:体育教学部,配合单位:教务处)

3.探索“互联网+体育教学”模式

顺应线上教学改革新形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资源,做好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融合,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

(责任单位:体育教学部,配合单位:信息网络中心)

(二)注重教体结合,探索和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4.加强课余训练体系建设

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以赛代训,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按照“发挥特长、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组建一批高水平体育运动队。采用引进与外聘相结合、校外与校内相补充的方式,鼓励专业教练员、体育教师指导俱乐部日常训练,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

(责任单位:体育教学部,配合单位:校团委、学生处、财务处、人事处)

5.加强校内体育竞赛体系建设

制定《安徽建筑大学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和规范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发挥学校运动会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完善赛制、丰富竞赛项目,逐步在全校实现“校综合运动会”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校园体育文化节。每学期应至少组织3次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以达到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功能。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大力建设具有学校优势的体育代表队,积极参加区域乃至全国联赛。加强体教融合,积极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完善竞赛选拔机制,畅通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入校运动队的渠道。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竞赛成绩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之一。

(责任单位:体育教学部,配合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后勤集团、各院系)

6.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进一步完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办法,合理安排招生计划,严格考试和录取环节。深化高水平运动队专项教学改革,制订科学严密的培养方案、训练计划,采用科学训练方法,加强运动训练监控,不断提高运动训练水平。重视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提高运动员学业水平。通过广泛开展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课外活动和竞赛,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带动其他各类体育项目开展,形成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引领,其他各类特色项目齐头并进的校园体育文化。加强赛事组织与管理,积极参加省内外体育交流和竞赛。

(责任单位:教务处,配合单位:体育教学部)

7.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强化思想引领,使学生全面认识体质健康测试的目标、意义、内容和标准,设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奖”,激励在体质健康测试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加大体质健康测试智能化建设经费投入,提高测试数据收集的安全性、便捷性、精准性。提高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者的基本保障,表彰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的先进个人,宣传先进事迹,推动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单位:体育教学部,配合单位: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宣传部)

(三)增强基础能力,推进体育活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8.加强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鼓励支持体育课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围绕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课外体育实践模式、体育俱乐部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责任单位:体育教学部,配合单位:教务处)

9.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力度配齐配强体育教师,设立专(兼)职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构建学校体育课程和高水平运动队专业教师、教练员配备最低标准,努力满足体育教学和高水平运动员培养需求。探索建立符合体育教育教学特点的、与课余训练和竞赛挂钩的工作量认定机制和教学评价体系。根据体育学专业的特点,采用分层分类标准,促进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有机融合。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配合单位:教务处、体育教学部)

10.改善体育场地条件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投入,逐步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更新维护,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建立完善通畅的体育器材补充机制。

(责任单位:体育教学部、国有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后勤集团)

(四)加强评价监测,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11.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

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考核标准,精准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

(责任单位:教务处、体育教学部)

12.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

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办法,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体育教师的第一标准。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体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坚持教学为本、科研先行,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

(责任单位:人事处、体育教学部)

13.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

把体育教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人才培养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本科教学工作和学院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责任单位:教务处)

(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14.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

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程。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任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安徽建筑大学运动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全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形成由学校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院系密切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校内外协同的体育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细化责任落实,按照职能分工,落实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责任单位:教务处、体育教学部)

15.加强舆论引导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并落实本方案,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竞赛,成立体育运动兴趣小组,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发挥网络、报刊、电视、广播和新媒体等手段,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宣传力度,特别是做好对校内外体育赛事、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传播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营造全校关心、重视和支持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宣传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