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
一、大赛简介
过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为了鼓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我国过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前沿,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倡议发起了“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承办单位:为具体承担当年赛事的高等学校
3、协办单位:是协助办理当年赛事的企事业单位
三、参赛要求
1、参赛学校为设有机械类或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参赛队员应为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2、参赛团队以高等院校机械类或相关专业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组团报名参赛,为了学科交叉与融合,也欢迎其他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参与,或者组团报名参赛。
3、申报参赛的作品以小组申报,每个小组最多不超过五人,并指定一名团队负责人。每个参赛团队应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
4、为了提高参赛作品的层次和水平、减少日益增多的参加评审的作品规模,希望各校对报名参赛的作品进行初审,挑选出优秀的作品来参赛。对作品数量设置限制。限制数量暂定为:每所参赛院校递交的作品不超过20份。
四、评奖方法
1、初审采用通讯评审的方法。大赛执行委员会把评审要求、评审作品、以及评审额度发给评委,在规定的期限内,评委把评审结果递交给大赛执行委员会。
2、初审评选的比例一般为:A类作品,即优秀作品,一般总量不超过评审作品总数的15%,记为4分。B类作品,即良好的作品,一般总量不超过评审作品总数的30%,记为3分。C类作品,即一般的作品,记为2分。D类作品,即稍差作品,记为1分。E类作品,即较差作品,记为0分。
3、汇总评委初审评审的结果,按照4X+3Y+2Z+1V=该作品获得的总分(其中X代表评评价为A的评委数,其中Y代表评评价为B的评委数,其中Z代表评评价为C的评委数,其中V代表评评价为D的评委数)。按照总分排序,确定三等奖和优秀作品(一等奖和二等奖)名单。其中优秀作品还需要通过复赛的现场评审后,最后确定这些优秀作品中哪些是一等奖,哪些是二等奖。
4、现场答辩评委增加企业代表与高校评委,共同作为答辩评委,评选出一等奖和二等奖,特殊情况下可增设特等奖和单项奖。
五、官方网址
http://www.gczbds.org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一、大赛简介
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的分赛,旨在促进铸造行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在校学生学习铸造理论知识,培养在校学生对铸造工艺设计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大学生的铸造工艺设计实际操作技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为铸造企业培养人才,促进铸造事业的发展。2020年2月,“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入选《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正式进入教育部国赛序列。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承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3、地址: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4、Email:society@foundrynations.com
三、参赛要求
1、各参赛院校需指定一名赛事负责人,各校的参赛作品由本校赛事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汇总后提交给赛项执委会工作办公室。本赛项不接受个人名义参赛。
2、参赛学校应在本校内组织校内初赛后,择优选送作品。每个参赛学校提交到执委会办公室的参赛作品总数不超过15个,且每个命题题目的参赛作品数不超过3个。
3、参赛组必须以一个参赛学校为单位,不可两校及以上合作参赛。
4、参赛的专科生、本科生只能选择本科生组题目;硕士研究生只能选择硕士研究生组题目。每名参赛者只能参加一个小组比赛。
5、参赛者以小组的形式报名。每个本科生组参赛学生不超过4人,每个小组指导老师1-2名;每个硕士研究生组参赛学生不超过3人,每个小组指导老师1-2名。
四、奖项设置
依据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组织委员会统一要求,本赛项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一、二等奖作品可获得相应证书及相应奖杯,三等奖作品可获得相应证书。
五、官方网址
http://www.foundrynations.com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
一、大赛介绍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材料领域的专业赛事,是一项面向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在校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大赛内容覆盖了新材料开发、热处理、表面改性工艺技术及应用成果,作品形式有论文、实物和专利等,涉及到关键件的选材、工艺制定、设备选择、质量控制及检验。是高校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为行业储备后备力量、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撑的优质平台。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承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和同年确定举办高校共同承办
三、比赛类别
1.初赛:由大赛裁判委员会裁定进入决赛分组赛的作品。
2.决赛:决赛分分组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举行。
四、参赛作品范围
作品应以金属材料热处理和表面改性领域近两年获得的创新成果(如论文、专利及应用等),鼓励创新实践、学科交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创新项目,在企业生产实际中解决的技术难题。
五、奖项设置
(1)大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2)其他奖励:
获大赛一等奖选手可获得见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资格。
优秀论文将被推荐至《材料热处理学报》(T2)和《金属热处理》(T2/T3)。
六、官方网址
http://www.dasai.chts.org.cn/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起重机创意赛
一、大赛简介
中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系列专业赛事之一,其宗旨是通过大赛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起重机设计和工艺制作的动手能力,拓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视野,提升大学生对起重机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意识。
二、组织机构
承办机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和同年确定举办高校共同承办。三、 参赛对象
全国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
三、奖项设置
(1)作品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
(2)团体奖:最佳组织奖。 奖项名额根据最终参加决赛的作品总数按一定比例确定。
三、官方网址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智能制造大赛
一、大赛简介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8年开始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专业赛事,从2021年开始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大赛旨在推动智能制造先进理念传播及技术应用,为智能制造人才教育确立风向标,加快培养和选拔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及系统型人才,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三、参赛对象及要求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分为高职组、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比赛以赛队为单位报名,每所院校各组别不限报名队伍,每支赛队由不超过3名学生组成,指定队长1名。
每支参赛队可有不超过3名本校老师为指导老师。指导教师可以同时指导多支参赛队,学生不得重复报名。指导老师负责赛前指导,不参与现场正式竞赛环节。
各院校可自行组织校内选拔和报名,或由院系师生自行组织报名;参赛者专业不限,鼓励校内跨学科组队,但不得跨校组队。
四、比赛内容
智能制造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生产组织方式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也是生产与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大赛以智能产线为依托,从实际工业应用场景出发,综合考察选手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解决智能生产的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五、评审办法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优胜的赛队晋级全国总决赛,晋级队伍数量由组委会根据初赛规模、初赛综合成绩确定,每个学校每个组别晋级队数原则上不超过2队。
具体评审将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大赛组委会的指导下进行,评审专家由院校和企业的相关专家组成,评审标准按照组委会制定的相关评审办法执行。
六、奖项设置
初赛设置总成绩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原则上一、二、三等奖数量占所有参赛队伍数的10%、15%、25%,并结合比赛最终成绩综合评定。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决赛设置总成绩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单项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一、二、三等奖数量占决赛参数队伍数的10%、15%、25%,并结合比赛最终成绩综合评定。由大赛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决赛同时颁发企业奖项、企业能力认证证书。
七、官方网址
http://cmes-imi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