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教学组织管理
安徽建筑大学教育信息化方案实施细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5-11 浏览次数:620


安徽建筑大学教育信息化方案实施细则


校函〔2014〕194号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安徽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加快建成技术先进、资源丰富、应用广泛、安全高效的校园信息化体系,促进我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制定本分步实施计划。

一、建设目标

   到2017年,我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学校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师生信息素养大幅提升,教育资源、教学方式、科研支撑、服务手段得到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校园信息化在推进我校综合改革、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0年,信息技术与我校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全面融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涌现并广泛共享;信息化对推进我校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的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支撑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充分显现;校园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日臻完善。我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信息化的服务、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二、建设任务

   (一)信息化环境建设

   1. 网络基础设施整合与升级改造。加强主干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整合学生宿舍网络、校园无线网和各类业务专网,构建满足多业务融合的高效校园网络。根据学校信息化应用实际需求,适时增加接入带宽,提升接入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构建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增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校园网出口与省网的安全联动管理,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稳定、畅通。继续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研究,丰富IPv6的网络资源,拓展IPv6应用领域和服务方式。

   2.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全面开展校园数字化环境建设,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以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合理规划、分配和利用校内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建设安全、稳定、环保、节能、高效的智慧校园。

   3. 校园信息标准建设。以教育部和相关行业信息标准为基础,结合安徽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和我校信息化建设实际,按照科学、通用和可行的原则,建立《安徽建筑大学教育信息建设参考标准》,实现我校数据编码的一致性,规范我校信息平台的建设。

   (二)高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资源建设与共享。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兼容异构平台,开发优质资源,丰富我校教学资源,构建我校公共资源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我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更新和完善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继续推进我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我省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推进我校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学服务能力。积极参与数字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为安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托高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引入慕课(MOOCs)等网络教学模式,引入开放式网络学习空间及其运行、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坚持应用驱动、形成有效模式。积极组织学校高水平教师和技术团队创建慕课等教学资源,深化我校特色育人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加快引进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网络共享机制;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形成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管理机制。推进“翻转课堂”、“微课程”、“移动学习”、“网络教研”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在线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形成全体师生和社会公众均可在线学习并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的新型网络学习体系。

   3.校内资源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创新。依托信息技术,积极参加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安徽省分中心和安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互联互通建设工作,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构建我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增强优秀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依托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促进我校与省内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实现共享共用,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我校教育科研资源对社会有序开放,充分发挥我校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支撑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三)高等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数据中心和基础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我校数据中心建设,形成我校教育管理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整合、完善我校人、财、物等基础数据,建立我校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校园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与服务。实现与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安徽省高校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门户建设。建立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学校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提供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服务。

   建设和完善我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建设和完善学生管理类、教师管理类、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其他业务管理类等5大类20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监管、教育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等业务应用。

   建立我校教育管理信息服务门户,统一规划和布局我校教育管理信息服务体系。基于我校教育基础数据库,开展数据挖掘,为我校各类用户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服务。

   3.科研协作支撑平台建设。建设我校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逐步扩大我校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范围,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研信息、成果管理、在线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团队组建和协同创新等服务,增强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我校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创新。

三、分步计划

   第一阶段:2014年。启动云计算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利用云计算技术使我校信息化资源与服务的配置逐步走向集约化、智能化,从而达到整合学校信息化资源、提升学校信息化服务水平的目的。

   实施校园一卡通全面改造升级工作,以新一代智能CPU卡为介质,以全方位信息服务为纽带,建设我校新一代校园一卡通系统,全面实现消费、管理、认证、金融、服务e卡统用”。

   第二阶段:2015-2017年。整合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提升主干网络服务能力,构建支撑多种业务融合的校园基础网络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平台建设,建立校园网出口安全管理机制。完成我校数据中心建设,建成我校公共基础数据库、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服务门户等数字校园支撑系统;建设我校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动我校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创新;建设和完善各类信息系统,提升我校信息化服务教育能力。

   加强我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建成我校精品课程资源库及专题特色数据库,实现我校与安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互联互通,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成开放式网络学习空间和我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学校优质教学资源试点开发为慕课资源,推进移动学习、仿真实验等在线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我校网络在线教学的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2018-2020年。根据应用需求,提升接入带宽;数字校园建设充分满足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丰富并完善我校精品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建成支持我校特色数字资源体系。进一步完善我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建成相对完备的数据分析系统,为服务学校科学决策和用户需要提供实时精准数据支持。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作系统化和常态化,相关制度健全,培训和考核体系完备。

四、保障措施

   (一)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方案制定考核标准,检查校内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我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建立健全符合我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我校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优先部署、实化措施、从严考核。

   (三)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信息化环境、资源和管理等应用平台建设及其运行维护和更新的资金需求。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以多种方式参与和支持我校信息化建设。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安徽建筑大学

201412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