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教育教学研究
安徽建筑大学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5-12 浏览次数:3625

安徽建筑大学文件


校字〔20198

 

  

  

  

  

关于印发《安徽建筑大学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

  

案》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已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建筑大学

                               2019114

 

 

 

安徽建筑大学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安徽省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聚焦以本为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办学治校全过程中切实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总体目标

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发展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注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标准,推进“四个回归”,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走“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的特色办学之路,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经过35年的努力,学校办学优势更趋显著,办学特色更加凸显,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内涵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预期成效,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学风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潜心教学的热情和能力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质量文化建设深入人心,为实现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行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形成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实践育人机制,强化质量评价保障机制,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四、着力实施“五大建设工程”

(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工程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构建 “三全育人”新格局,加强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专业导师的育人作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机制,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和感染力,实现以文化人。

加强思政名师名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两个载体,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教学手段,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遴选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示范课堂,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每一门课程,让每门课都承载育人功能、每个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全面落实《安徽建筑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启动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力度,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30门左右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推进公共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制定《安徽建筑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安徽建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俱乐部制实施方案》,加强高校体育赛事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终身艺术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聘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进校园,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拓宽文化视野。

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情怀,使学生在各种劳动实践中受到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坚持把社会责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

(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设工程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高校教师履职履责行为,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队伍。深入开展教师理想信念学习教育,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强化师德考评,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每年评选师德标兵10名。

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大力推进“高端师资倍增计划”,制定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等,努力形成高端人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多层次多类别具有活力的一流师资队伍与一流人才高地。全面推行高层次人才的海内外招聘制度,加大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积极探索全职与兼职相结合、所有与所用相结合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试点推广全员岗位聘用,加强学术特区建设。完善“易海学者计划”,实施首聘期“引育”制度,全面实施和完善“专业带头人工程”等,确保每个新办专业不少于10名博士教师。

实行新教师教学准入制度。完善新教师培养体系,针对教师岗位胜任力,从教育教学理论、师德修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五个方面,采用专题报告、课堂观摩、教学点评、教案展评、教师沙龙、过关考核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轮训,采取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的方式,通过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等形式进行培训。每期培训结束后,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对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教务处及教师所在学院备案,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各学院安排新上岗教师作为辅导教师跟班听课学习。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观摩和名师示范课程,组织新教师课程试讲,并进行教学录像与教学诊断,建立新教师教学成长档案。

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通过导师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跟踪指导,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风学风和敬业精神,培养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评价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等。通过听课评议、审核教案、交流指导等形式,对青年教师在师德教风、学情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讲课技巧、考试命题、教学研究等各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教师名师、优秀教师每年至少指导1名青年教师。

建立在岗教师常态培训机制。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优秀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各类专题培训、外语技能培训,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与方法、教学研究能力、学术道德和师德等方面的提升。所有校内在编在岗教师如申报高一级职称必须参加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引进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国内高校教师系列引进人才除外)需在到岗工作后两年内参加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学院应配合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等培训工作。

健全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制度。通过教学比赛,检验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效果,增进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鼓励青年教师中的教学能手脱颖而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广大青年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投入教学的良好氛围和局面。参赛情况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和岗位聘任挂钩。每个聘期内青年教师至少参加一次校级或者院级教学比赛活动,否则下一个聘期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

加强教学团队及名师工作室建设。学校以国家级、省(市)级、校级教学团队为主要载体,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原则上每个教师必须加入一个教学团队。各教学团队要合理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其他成员开展教学活动,尤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立项建设的校级及以上教学团队每学期应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开展不少于3次主题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集中解决相关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促进教师交流国际化。按照“加快引进、立足培养、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建设方针,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有海外背景的优秀人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教师的海外研修力度,加强教师与国内外高校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师资培养进修渠道,带动师资队伍整体国际化的提升。

开展多样化教学评估咨询服务。建立教学文献资源库、优质课程资源库、校内外教学专家资源库、教学影像资料库。为全校教师免费提供教学录像、教研沙龙、微格诊断、课堂观察、评教结果深度分析、教学资料借阅等个性化服务,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咨询、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咨询、教学困难教师咨询、教师心理健康咨询等咨询服务。

严格执行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严格落实执行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教授的本科教学工作量不得低于所在教研室年均工作量的三分之一。聘请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师风师德好的退休教授,专门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和青年教师带教工作,充分发挥教授在本科教育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考评激励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开展“教学贡献奖”、优秀专业系(教研室)、优秀教学管理者、优秀教学论文等评奖评优工作,突出教师的教学业绩评价,加强对优秀教师的表彰激励,特别是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大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力度,推进建立教师教学岗位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强用人活力。

(三)加强教学资源条件建设工程

一流专业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围绕“三重一创”建设项目,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加强在国家及地方重点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以“土木建筑、环境能源、材料化学、机械电子、管理经济”学科专业群建设为基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实施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组建一批兼具特色与优势的学科专业(群)。重点建设10个新工科专业和5个新文科专业;在办学基础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群)中遴选建设5个国际先进水准的品牌专业、5个国内领先水平品牌专业,形成全面支撑新型建筑工业化、轨道交通、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管理和“互联网+”需要的新兴学科专业群。实行专业评估工作制度,加强对新设专业招生前的条件督查。实行专业预警制度,对就业率低、专业特色不鲜明、社会认可度低的专业予以预警,在招生指标上予以减招直至停招停办。

金牌课程建设。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类金牌课程。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验实训体系和内容。建设综合性、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群。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到2022年,力争开设的本科课程门数不低于在校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双语课程不少于10门。大力支持基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云端开放式MOOCsSPOC、微课课程建设,推出30MOOCs课程、30-50SPOC课程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10门智慧课堂,建设5-10项左右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0门社会实践课程。

高水平教材建设。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加强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进一步增强教材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健全编写修订机制,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参与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教材。遴选20本国家级精品教材、50本省部级精品教材、10本校企合作编写教材、10本实践教学教材。

教室、实验室和专业系(教研室)等“三室”标准化建设。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增强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建设一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教室和智慧实验室。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和“教育+互联网”,实现用信息技术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大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推动专业系(教研室)以课程组为单位进行建设,将基层党组织、基层学术组织、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层教学组织四位一体同步建设。明确专业系(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上岗条件、岗位责任,加强目标考核等,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遴选建设10个省级示范专业系(教研室)。

(四)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建设工程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小班教学。采用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以MOOCsSPOC、微课为代表的在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信息化手段的开发、运用和推广。开展智慧教学,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学生体验在线学习、虚拟现实和教育游戏等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实施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进行网上辅导答疑,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探索网络开放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上课的前排就坐率、抬头率和提问率,确保课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实施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实施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计划,提升学生学业挑战度。加强考试管理,加大试卷库(试题库)建设力度,对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实行试卷库(试题库)出卷和集体阅卷,统一考核方式、统一评分标准,严格实行教考分离。严格过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作业、平时(期中)测验、课程论文(综述)、基于问题(项目)学习等多种评价形式,提高过程评价在总体评价中的比例,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管理,鼓励真题真做,杜绝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支持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参加行业考试,鼓励学生更专注于学习和更有成效的学习。严格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严格学籍管理和毕业审核,严把毕业出口关,落实“严进严出”。

完善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大力实施科教融合,将特色科研成果转化为特色教学内容,推进最新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构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如土建类专业可探索实施“双导师”制下的“设计院”教学模式,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学业潜质,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三跨”(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建立跨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同城同类专业跨校联合培养的点上突破和面上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推进卓越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升级与实施。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对产品和系统的创新设计、建造、运行和服务能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以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为依托,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推广实施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综合性项目训练,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融入教学环节,注重文化熏陶,培养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卓越人才。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学校将根据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的质量标准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质量标准执行,使管理有标准,工作有规范,监控有依据,持续改进教学工作质量。依据质量标准制定原则,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在制定质量标准时,要符合我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教学大纲相吻合;要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完整性。目前亟需补充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包括教学单位年度教学工作考核标准、多媒体课件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教学规范,如教案书写规范、讲稿书写规范等。多措并举,在执行中完善质量标准。抓好学校三段式教学工作检查;通过教学评估,如教研室评估、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实习基地评估等,促进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落实。通过教学督导,督促教师按质量标准规范教学过程。通过开展教学竞赛,调动教师执行教学质量标准的积极性。

健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聚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工作环节,形成若干个教学质量管理闭合循环。健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针对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PDCA循环理论,探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闭路循环路径。健全实践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聚焦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点,含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试卷编制等主要环节和内容,探寻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健全教学评价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紧扣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如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平时成绩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提高教学评价质量的有效对策。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全面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含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试卷编制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校教学督导组在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对各教学单位的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学校加大对实践教学成效考核与奖惩力度,并与各教学单位年度绩效分配相挂钩。

强化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明确工作分工,使两级督导工作形成合力。校级督导要聚焦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面”上;院级督导集中在工作的“点”上。组织专门培训,提高教学督导的督管和督研等功能。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专门培训,引导教学督导人员高度关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提高督导工作的前瞻性。提高薪酬标准,改善工作环境,优化教学督导队伍结构。专职教学督导可挑选那些即将退休且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的资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兼职督导可从学科专业分布角度从各教学单位中选拔,也可聘请校外高职称、经验丰富的教学、行业企业专家。

加强学院(部、中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依据校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学院(部、中心)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教学质量主要标准。学校加强对学院(部、中心)质量保障成效(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活动、教学督导、听课活动落实等)的考核,强化其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学校为学院(部、中心)配备一定的教学质量管理人员配备,提供相应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办公经费。

发挥社会评价结果对育人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引入行业企业对学生评价,明确对毕业生的要求和人才需求规格,指导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教学质量实时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把评价主体从校内扩大到用人单位、家长、政府等外部;评价范围从学校课堂扩大到实际的职业岗位。利用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对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条件、教风学风,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专项跟踪调查。

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使用刚性化约束力。制定学校关于教学质量评价及结果使用相关制度,把教学评价结果与教职工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和评奖评优等相挂钩。建立健全学校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评价客观公正有效。建立大学质量文化,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大学建设的首要指标,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五、切实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加强对本科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形成合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协调和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书记、校长及分管负责人要经常性研究本科教育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教辅)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对照实施方案,制定细化方案和配套规章制度,保障各项建设目标的有效实现。

强化支持保障。学校要完善保证本科教学经费优先投入和逐年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大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经费预算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及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建设,加大条件保障力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