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既有建筑改造与大学文脉的渊源研究

发布者:王如芳发布时间:2020-11-13浏览次数:692

张亮1祝健2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基于对城市文脉和大学文脉的内涵解析,探讨在高校校园的既有建筑及环境的改造与重塑中,对大学文脉渊源的延续和继承的常用设计策略;以及在既有建筑改造、景观规划和细节设计中,重视场所精神的营造,使高校师生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关键词大学文脉;既有建筑;场所精神;归属感与认同感

大学是一种制度化的知识传承和社会交往机构,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大学校园是其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校园空间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大学的精神追求与社会职能的实现。校园文化主要是在大学的精神层面显现出来,由于不同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的差异性,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差异性就是各自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大学特色文化的传承具有历史文化的精神传承、地方文化的理念传承和校园生活文化的个性传承三个主要特点。 [1]

一、城市文脉与大学文脉

文脉Context)一词原意是指文学中的上下文”或语言学中语境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的文脉传承理解为建筑的空间布局及意向体现建筑文化渊源上的脉络特征和前后承启的关系。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在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在不同历史阶段留存下来的建筑遗存历史印记生活方式是区分彼此城市特质的重要标志。城市文脉不是几栋历史建筑若干片历史保护街区它的真正载体是生活[2]

大学文脉是基于大学文化的深层次理念,大学文脉与城市文脉有许多共性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学文脉具有体现文化与精神传统的历史价值和学府气质,是塑造学校人文气息的基础和大学发展的基石。大学文脉的主要特征包括历史继承与传承的特点、彰显时代的特征性和具有创新性。

二、大学校区扩建和既有建筑改造应重视文脉传承

大学校园中兼具不同时代特征和技术与艺术价值的既有建筑,构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大学文化与学府象征,也日益成为一个城市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1998年起,伴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和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全国诸多高校开始了以“大学城”为代表的新校区建设高潮。大学老旧校区与新建校区现代完善的功能设施及舒适靓丽的环境景观的对比也日益强烈,对旧校区既有建筑及环境的改扩建也同时大量展开,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简单拆除不同时期的老旧建筑的做法,这既割裂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切断了居民的乡愁记忆[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9月28日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应高度重视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建筑是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叠加,构成了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要充分认识既有建筑的历史、文化、技术和艺术价值,坚持充分利用、功能更新原则,加强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避免片面强调土地开发价值,防止‘一拆了之’。坚持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理念,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中华文化基因,留住居民乡愁记忆”[4]

大学传统老校区的现状和目前凸显的功能及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校园相对封闭,校内外的界限明显;功能布局结构较完整,校内有大量的教工生活区;但用地及拓展空间相对局促;校园核心区设计多采取“主校门-集中绿地(或广场)-主楼”的轴线对称布局。建筑风貌呈现多元化特点,未改造的旧建筑与新建建筑呈现新老肌理的交织并存;校园交通骨架已成系统,但面临机动车暴增、人车混杂、停车场不足的交通问题和压力;老校区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环境认知度较高,如中科大的樱花大道和合工大南区的斛兵塘等。传统绿地景观相对尺度较小,绿地的系统性及层次性不如新建校园完善。

文脉可继承、可延续、可发展,文脉的真正载体是校园景观的物质基础,城市文脉的继承性在大学既有建筑改造中的体现,不是简单的“仿古”和“模仿”,而应通过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力求与原有的大学文脉相衔接,满足先进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延续校园文化,突出时代特征、科技特色和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如何在高校老校区的既有建筑改造中,在新旧建筑的对话中延续文脉传统、突出时代特色,达到融合共生,并填补新老校区之间断裂的文脉链接,是既有建筑改造中应该探索和研究的重点

三、高校校园既有建筑及环境改造中的文脉传承的设计策略

作为物质形态的高校校园文化以校园实体环境为基本载体,主要包括校园规划、生态环境、校容校貌、人文景观、历史文物、标志建筑、校名校牌及科硏场所、教学资源等。高校校园既有建筑及环境改造中文脉传承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

1、注重大学文化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延续与传承。大学教育的内涵正在由传统的单向授业解惑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培养和多能力培养的开放式教育转化。个性化的大学文化是与一所大学的历史密切相关的独有的文化精神的传承,其特色和品格是具有社会公认的传统意义,如美国哈佛、耶鲁的领袖气质,英国牛津、剑桥的博雅之风等,都体现了个性化与多元化并重的大学文化用渊源特征。大学文脉塑造下的大学应满足社会发展对多元文化的追求,大学文化也只有体现个性化才能塑造多元化的大学校园,二者具有相关性。

2、生态化的校园规划改造与重塑,体现地域文化的文脉传承。生态化的校园规划、改

造及重塑,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营造适合基地特点的校园环境,处理好校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综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吸收精髓,延续地域文脉、体现传统建筑风貌;留有充分的绿化用地,既改善环境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3、校园景观细节设计营造出高雅舒适的人文气息。校园是育人和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

魄、丰富个性的空间,良好的校园景观细节设计应具有高度的启迪感和人文气息,具体设计方法包括:⑴、注重植物季节性的变化,充分发挥植物色彩的多样化,使环境景观设计更具魅力和个性。⑵、注重发掘校区中的标志性景观的特殊精神文化的表达与构思,在改造中不破坏原有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脉渊源,使建筑和环境改造达到有机更新。见图1。⑶、重视校区中的特色景观、小品雕塑等与校园的历史积淀、名人轶事的象征寓意关系,设计改造时可运用励志景墙、名人雕塑、植物挂牌等形式体现浓郁的教育与文化氛围,达到人与景的和谐共生。⑷、在对校园建筑、小游园、道路等的命名中体现校园人文艺术特色,使环境增加文化内涵、彰显文化品位。

4、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应从校区规划的整体性入手。根据地域特征和历史传统,注重发

掘构成校园空间的特色要素,如布局形式、建筑风格和体量;注重建筑的色彩搭配等细节设计,每栋单体建筑的具体色相不宜过多,应与原有校区的整体色调相协调,见图2。同时,既有建筑改造还应尽可能满足现代建筑要求的节能通风和环保要求。

5、注重校园场所精神的营造,使师生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场所精神”是由C·N·舒

尔茨在1979年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出的,舒尔茨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每一个场景都有一个故事,这涵义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等一系列主题相关。而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5]。在校园既有建筑改造和环境景观设计中,注意保护性改造与更新校园的历史建筑、标志景观,保留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场所空间的记忆和氛围,能使师生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新建校园和新建建筑所无法具有的一种特质。

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系列既有建筑改造中文脉精神的传承与应用实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校,重点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技术科技人才 “勤奋学习,理实交融,红专并进是其提倡的优良校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拥有较多历史遗产文化,有着浓郁的学习氛围。建筑风格师承前苏联的建筑风格,中轴线明确,校区内绝大多数原建筑物的主体色调为红砖色清水墙,建筑物掩映在周围丰茂的植被绿化里,绿树红墙的校园环境清静安谧。

近几年,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系列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做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工作,以下选取几个实例加以介绍。

1、中科大东区化工小楼装饰改造工程。该两层红色砖混建筑南侧外墙有毛主席的亲笔题词“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被列为文物保护建筑而不允许拆除。在改造更新设计中,通过抗震加固和室内外装修设计改造使建筑得以更新。用“修旧如旧”方式处理保护毛主席题词部分,建筑立面处理采用竖向条状红色砖墙与灰色真石漆的对比处理,体现校区传统建筑的文脉特点,并和周围新建高层建筑的大面积灰色真石漆墙面相呼应,力求在保护标志性人文景观的的同时,达到既保护又有机更新的原则。见图1

 2、中科大东区215、216、222、230博士宿舍外立面装饰改造工程。这几栋宿舍建筑原建筑立面为浅灰色外墙涂料,略显平淡单调、人文气息不足。根据校区建筑的历史传统和周围建筑的色彩搭配特点,改造设计时每栋建筑立面用红色、浅黄色与浅灰色3种三种色相,通过不同的搭配处理和线脚装饰的细节处理,使建筑色彩变化丰富且与校区环境的主体色调和大学文脉相协调,见图2。

3、中科大西区食堂及餐厅室内装饰改造工程金桔园餐厅及西区餐厅位于中科大西区中西部,其南面小广场是是维系师生美好年华点滴记忆的重要场所。在西区餐厅室内空间的装饰改造设计中,L型餐厅的北侧餐区利用原树状挑梁部分作为中心用餐空间,用十字形橘黄色强化处理树状结构,与上方格栅配合强化“大树”的立意,体现大学“前人栽树、教书立人”的教育理念;南侧餐区为多功能自助选餐、用餐区,节假日撤除活动桌椅后可以组织晚会或联欢会。在四个圆形立柱上方吊顶处理采用红、黄、蓝、绿四个圆环状灯带与方型格栅相配合,营造出现代、多元、活泼的大学文化氛围,使师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既感受到归属感、认同感,也激发其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见图3。


四、总结

在高校校区的既有建筑及环境改造中,在建筑与环境的新旧对话中,延续大学文脉渊源及文化传统,突出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达到新旧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共生,使师生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

[1] 刘万里.大学校园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2] 朱宁任云英. 西方建筑文脉主义思潮及其理性思辨[J] 建筑与文化2016(10):114-115

[3] 哈成.既有校园的改造与发展[D]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OL].(2018.9.28).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809/t20180930_237799.html

[5] 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18.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8日;

资助项目:1、安徽省教育基本建设学会课题经费资助(项目编号1809-8)(2018-2019年度纵向课题:“高校校园既有建筑改造与大学绿色文脉研究”);

作者简介:1、张亮(1970.11),女,安徽合肥人,建筑学硕士,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

             电话:13365519030E-mail834382709@qq.com;邮编:230009

          2、祝健(1967.7),女,安徽宿松人,硕士,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