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栏目(2010年左右)
培养方案
土木水利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 2021-12-21 浏览次数: 664

安徽建筑大学

土木水利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13 授予工硕士学位)

一、学科领域简介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研究和教学内容包括:工程流体力学,给排水理论、技术和设施,城市废水处理和回用,污泥资源化技术,污水厂管理与运行,城市垃圾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城市生态理论,饮用水水源微污染净化处理技术,地下水污染综合整治等,给排水设计优化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城市供气供热。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应用型高层次职业化人才。

1、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积极工作;

2、掌握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或工程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动向;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领域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及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掌握解决职业实践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具有独立担负职业领域内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5、具有成熟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研究方向

1、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给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

2、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城市供水、排水及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运行管理决策理论与应用。

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与技术、水资源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护。

4、城市垃圾处置与利用。研究城市垃圾处置工艺、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相关的技术,以及城市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5水处理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水处理过程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氮排放的途径和相关的技术,以及相关节能减排的环境管理。

四、学习年限

土木水利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1.5,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基本学制加3年。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培养方式

土木水利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负责制,由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导师组成。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土木水利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三个阶段可以相互交叉进行。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进行,一般在一年内完成。

专业实践是土木水利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每一位研究生必须参加由学校认可的专业实践项目,时间为1年。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沟通技巧、团结协作、统筹管理等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要提交专业实践学习计划,撰写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土木水利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必修)和非学位课程(选修)两大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分的基本要求是:在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修完不少于32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25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活动、文献阅读1学分)和专业实践6学分)课程学习环节包括学位课程不少于19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

1、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试

性质

备注

 位 课

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必修

英语

100

3

 

 

 

工程伦理

16

1

 

 

 

 

专业基础

数值分析

36

2

 

 

 

 

不少于4学分

矩阵理论

36

2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36

2

 

 

 

 

专业课

高等流体力学

36

2

 

 

 

 

不少于9学分

高等微生物学

36

2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36

2

 

 

 

 

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

36

2

 

 

 

 

环境生物技术

36

2

 

 

 

 

现代水分析技术

36

2

 

 

 

 

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

36

2

 

 

 

 

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设计

36

2

 

 

 

 

非学位课

工程水文学

36

2

 

 

 

 

不少于6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

36

2

 

 

 

 

中水工程设计

36

2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36

2

 

 

 

 

废水生物处理模型

36

2

 

 

 

 

污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36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36

2

 

 

 

 

生态修复原理及技术

36

2

 

 

 

 

 

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

36

2

 

 

 

 

 

废水厌氧资源化技术

36

2

 

 

 

 

 

城镇污泥处理

36

2

 

 

 

 

雨水工程

36

2

 

 

 

 

MATLAB理论及应用

36

2

 

 

 

 

现代水资源规划

36

2

 

 

 

 

分形基本原理

36

2

 

 

 

 

环境生物电化学

36

2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36

2

 

 

 

 

水体藻类防控技术

36

2

 

 

 

 

水处理功能材料

36

2

 

 

 

 

 

水环境生物调查与识别

36

2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

36

2

 

 

 

 

 

环境规划与管理

36

2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文献阅读

 

1

 

 

 

 

 

专业实践

 

6

 

 

 

 

 

补修课程

    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相应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门,参加本科生考试。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2课程安排

1土木水利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政治课与外语课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2)专业基础课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专业基础学位课原则上安排在第完成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完成。

3)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内完成

4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学术活动

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导师要重视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工作,加强对文献阅读的指导与考核。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做至少一次文献阅读报告,报告送交导师。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使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会。1学分。

2)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应体现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进行:

① 由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安排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

② 进入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的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

③ 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工作单位,自行联系实践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④ 进入学校建立的实验室、专业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

研究生应于第二学年开学初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安徽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简称“专业实践计划表”)。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安徽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进行考核。

七、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1)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观点正确,资料详实,论据充分,语言通畅,逻辑结构合理,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书写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2)学位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的形式根据专业学位点的特点,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好研究课题,选题应与土木水利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背景紧密结合,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性,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分析与解决职业实践问题的能力。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要求硕士生查阅不少于50篇的文献资料(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40%),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书面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会上宣读、答辩。开题报告应由专家小组根据评分指标评出成绩并给出能否通过的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研究生备案。

4)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学院按学科专业组织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5)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应在论文答辩时间前一个月将论文及相关材料提交给研究生指导小组进行论文预审。预审通过后按学校有关规定,聘请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评阅合格的论文由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日期:202112月21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