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85213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我校于1984年申请创办给水排水工程本科专业并获得批准,该专业相关学科——市政工程学科的建设受到学校重视,取得明显成效,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2002年,给水排水工程本科专业被评为省内第一批、我校第一个省级教学改革示范建设专业;2006年,市政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给水排水工程本科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2008年,市政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教学中心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项;2011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2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加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复评估);2012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室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认证评估。
本学科学术队伍总人数20余人,其中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安徽省学科带头人1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人员超过60%。实验室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300多万元。
长期以来,市政工程学科紧密围绕安徽省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和水污染治理,在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与优化等方向展开科学研究,开展技术服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总数1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2项,安徽省“十五”攻关项目2项,安徽省“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1项,并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6项;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EI、SCI检索的有48篇。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积极工作;
2、掌握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或工程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动向;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应用外语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4、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具备在实践中持续创新的能力,能够创新性地解决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
5、具有成熟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研究方向
1、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给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
2、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城市供水、排水及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运行管理决策理论与应用。
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与技术、水资源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护。
4、城市垃圾处置与利用。研究城市垃圾处置工艺、利用的途径和相关的技术,以及城市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5、智能建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绿色与智能建筑环境综合控制技术、绿色与智能建筑能源系统优化与应用。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基本学制加2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学习的,由硕士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分管领导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延长期最多不超过1年。
五、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负责制,由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导师组成。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三个阶段可以相互交叉进行。
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进行,一般在一年内完成。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每一位研究生必须参加由学校认可的专业实践项目,时间为0.5~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累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沟通技巧、团结协作、统筹管理等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要提交专业实践学习计划,撰写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六、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必修)和非学位课程(选修)两大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分的基本要求是:在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修完不少于32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少于25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活动、文献阅读(1学分)和专业实践(6学分);课程学习环节包括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7学分。
1、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试 性质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四 | 试 | 查 | ||||||
学位课 | 公共学位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 |
|
| √ |
| 必选1门 |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
英语 | 180 | 5 | √ | √ |
|
| √ |
| 必修 | ||
工程伦理 | 16 | 1 |
| √ |
|
| √ |
| 必修 | ||
专业基础课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
矩阵理论 | 36 | 2 |
| √ |
|
| √ |
| 必选1门 | ||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 36 | 2 |
| √ |
|
| √ |
| |||
专业课 | 高等流体力学 | 36 | 2 | √ |
|
|
| √ |
| 不少于6学分 | |
高等微生物学 | 36 | 2 | √ |
|
|
| √ |
| |||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 36 | 2 | √ |
|
|
| √ |
|
| ||
环境生物技术 | 2 | 2 |
| √ |
|
| √ |
| |||
现代水分析技术 | 2 | 2 |
| √ |
|
| √ |
| |||
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 | 2 | 2 | √ |
|
|
| √ |
| |||
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设计 | 2 | 2 |
| √ |
|
| √ |
| |||
非学位课 | 工程水文学 | 36 | 2 |
| √ |
|
|
| √ | 不少于6学分 | |
地理信息系统 | 36 | 2 |
| √ |
|
|
| √ | |||
中水工程设计 | 36 | 2 |
| √ |
|
|
| √ | |||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 36 | 2 | √ |
|
|
|
| √ | |||
废水生物处理模型 | 36 | 2 | √ |
|
|
|
| √ | |||
污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36 | 2 |
| √ |
|
|
| √ | |||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 36 | 2 |
| √ |
|
|
| √ | |||
生态修复原理及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废水厌氧资源化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城镇污泥处理 | 36 | 2 | √ |
|
|
|
| √ | |||
雨水工程 | 36 | 2 |
| √ |
|
|
| √ | |||
MATLAB理论及应用 | 36 | 2 |
| √ |
|
|
| √ | |||
现代水资源规划 | 36 | 2 | √ |
|
|
|
| √ | |||
分形基本原理 | 36 | 2 |
| √ |
|
|
| √ | |||
环境生物电化学 | 36 | 2 | √ |
|
|
|
| √ |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 36 | 2 |
| √ |
|
|
| √ | |||
水体藻类防控技术 | 36 | 2 |
| √ |
|
|
| √ | |||
水处理功能材料 | 36 | 2 | √ |
|
|
|
| √ | |||
水环境生物调查与识别 | 36 | 2 |
| √ |
|
|
| √ | |||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 | 36 | 2 | √ |
|
|
|
| √ | |||
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文献阅读 |
| 1 |
| √ |
|
|
| √ |
| |
专业实践 |
| 6 |
|
|
|
|
| √ |
| ||
补修课程 | 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相应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门,参加本科生考试。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
2、课程安排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政治课与外语课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2)专业基础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完成、非学位课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完成。
(3)专业实践原则上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完成。
(4)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与学术活动
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导师要重视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工作,加强对文献阅读的指导与考核。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做至少一次文献阅读报告,报告送交导师。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使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会。计1学分。
(2)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应体现“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进行:
①由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安排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
②进入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的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
③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就业去向,自行联系实践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④进入学校建立的实验室、专业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
研究生应于第二学期结束前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安徽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简称“专业实践计划表”)。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安徽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进行考核。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1)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观点正确,资料详实,论据充分,语言通畅,逻辑结构合理,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半年。论文书写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2)学位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根据专业学位点的特点,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好研究课题,课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鼓励学科交叉。课题工作量和难易度应适当,使研究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预期成果。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要求硕士生查阅不少于50篇的文献资料(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40%),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书面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会上宣读、答辩。开题报告应由专家小组根据评分指标评出成绩并给出能否通过的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研究生部备案。
(4)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学院按学科专业组织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5)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应在论文答辩时间前一个月将论文及相关材料提交给研究生指导小组进行论文预审。预审通过后按学校有关规定,聘请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评阅合格的论文由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