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贺小桐:亦师亦友亦知己

发布者:马晓艳发布时间:2024-09-19浏览次数:10

传授知识,更传递信念;答疑解惑,更激发潜力。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教育旅程,做学生坚定的支持者专业的引航者、知心的守护者。                                         —— 题记

在博士毕业的第六个年头,告别了天鹅湖畔的写字楼,贺小桐入职了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已渐行渐远的校园生活,在“老博士”的面前逐渐以“困难模式”展开。但惊喜的发现是,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新老师”良好应对挑战和压力的一门快乐的必修课。与同学们共同奋进、迎接未知前路的那份勇气和信心,深深感染着贺小桐,同时也重启了她对教师这一光荣职业的深刻思考和认知,激发着她在入校工作的三年里取得不断的进步和成绩,更收获了与学生“亦师亦友亦知己”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先做朋友,再做老师

  刚进校当老师的第一年,贺小桐就做起了大一学生的专业导师。在自己还没完全摸清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本科生的修读要求前,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各种碎片时间突击学习学生手册、请教经验丰富的教授前辈是当时的工作常态。然而理论知识快速补课容易,但如何真正施展在学生身上,内化成他们愿意接受的学业督导的模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甚至提前规划未来学业路径,才是难啃的“硬骨头”。“做老师的经验有限,那我们就从做朋友开始吧!”带着这一想法,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真正去了解他们、打开他们。有的同学腼腆内向,但意外发现他特别擅长画画,从他爱的漫画形象聊起来,看到了孩子眼里闪耀的光,更听到了他真正的源于内心富有主见的想法,感慨于学生的“深藏不漏”,也为学生接纳自己而开心。学生们敢于表达自己的勇气和热烈的情绪释放,也帮助贺小桐找到了如何与他们做朋友的钥匙。快乐、健康的师生共融圈,为教师职业的更好发挥创造了有力条件。

以赛促教,同向同行

早在中科大读书期间,贺小桐就是创新创业比赛积极的参与者;毕业后,长达六年在上市公司的工作经验,为判断产业发展、构建商业模式积累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在了解一些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业规划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比赛的优势和前景,激发了不少学生的参赛兴趣和热情。在和同学们共同准备比赛的过程中,贺小桐发现低年级的同学们参赛热情非常高涨,但想法比较稚嫩、缺乏可行性。如果只为了追求结果而纠正学生的思路,又会很打击学生的参赛积极性。所以先做一位坚定的支持者,给学生参加比赛的安全感和信念感特别重要。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会自我察觉到自己想法的不足,这个时候再恰当的启发他们深层的专业思维,就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创新创业比赛的过程历时比较长,参赛的计划书要反反复复被打磨,甚至要推翻初衷,在有限的时间里重新开始,这对学生坚持参赛的意志消耗极大,时常会出现“打退堂鼓”的消极情绪。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更要树立“学生立场”,淡化结果导向,做最好的倾听者,提供有效的情绪价值,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同时要与学生并肩理清头绪,找到项目痛点,有始有终完成项目材料。

通过创新创业比赛,贺小桐和同学们并肩收获得了诸多有分量的奖项。比这些更重要的是,见证了学生一路飞速成长,从思路拓展到内容架构、从理论功底到接人待物……经过创新创业比赛历练过的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看到他们兴高采烈的高高举起证书,那一刻千言万语化为幸福。

匠心筑梦,共创未来

在有限的执教年限里,贺小桐充分感受到教师职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似常态化的工作中,时常蕴藏着令人惊喜的高光时刻。这些时刻,来自于学校快速发展和重大突破带给大家的自信,来自于学院对教师的信任和培养,来自于前辈同仁的不吝赐教和耐心帮助,来自于和学生在一起的珍贵时光。当得知本科毕业生考上心仪高校的研究生、找到理想工作的那一刻,由衷的欢呼、热烈的庆祝,那种喜悦不是简单的“开心”两个字足以概括的。共创学生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是安建大所有老师心中的那一团火。

从身边的老师身上,贺小桐看到了高校教师们心怀使命,他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在高校教师的心中,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同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安建大的老师们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为学生点燃梦想的火炬,引领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亭亭迎前路,无忧亦无惧!”是贺小桐一直以来的坚信,也是她送给毕业生的寄语。在未来的从教征途上,贺小桐将继续以责任为笔,以使命为墨,绘制着师德蓝图,书写教育华章,与学生一起共筑理想之梦。(作者:贺小桐;一审:林兴勇;二审:江侠;三审:马晓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