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1年4月27日,应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国家社科基金匿名评审专家、会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刘少杰以“如何提高国家课题申报质量”为主题,为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作了一场内容丰富、讲述精彩、互动高效的学术报告。全院20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全体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本场报告,报告会由院长丁仁船教授主持。
刘少杰从近几年国家基金申报情况的宏观分析入手,指出国家基金申报质量逐年提高,中标难度也相应提升。接着分析了国家基金申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一是选题空泛,问题不明确、内容不具体;二是论证空疏,不善于概括重点难点,研究思路“少思无路”;三是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不当,缺乏操作性与可行性;四是缺乏研究基础,导致申报底气不足;五是文字表述不畅、条理不清、观点不明。随后又分享了国家基金评审过程与评审程序,强调通讯评审、会议评审淘汰率,指出学校办学水平、学者地位、论证水平、科研实力成为会议评审的基本标准。最后刘教授以自己中标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依据,细致分析了申报书的论证与填写技巧,特别强调了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研究成果和研究设计。
讲座结束,刘少杰教授耐心地解答了现场提问,并分享了自己在网络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思想。鼓励学院教授积极申报重点项目,青年博士申报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要回归根本扎实写好申报书,通过匿名评审是获得国家基金最为关键的环节。(文/图:刘青;指导老师:蔡弘;审稿:丁仁船)
[刘少杰简介]
刘少杰,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教授,《社会学评论》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网络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社会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其中《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表彰。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3项,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国务院特殊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