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新入职教师师德素养、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尽快适应高校教学工作岗位需要,更好地履行高校教师岗位职责,学校于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近日,55名参训教师圆满完成全部培训任务,为此次培训画上句号。
领导高度重视 部门高效协同配合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显怀出席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暨岗前培训开班式。黄显怀代表学校对新入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他结合自己从硕士教师到校长的“教师发展”经历,从站位、视野、格局、情怀、学问等维度,从思想、理念、教学、科研、管理等的工作路径,阐述了“教师发展”的主题,强调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暨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为此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拉开序幕。宣传部、纪委办、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科技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邀作“知晓学校史 种好责任田”“树牢纪法意识 潜心教书育人——党纪处分条例培训解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财务工作情况介绍”“以本为本 坚守教师职责”“加强有组织科研,提升科技创新活力”等专题辅导报告。
分层分类推进 培训体系科学完善
本次培训严格遵循安徽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要求开展,采用了“省级统筹+校本特色”双轨并行模式,把“线上 + 线下”“理论 + 实践”的方式有机结合。参训教师首先完成为期28天的5门课程线下网络集中学习,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基础课程。紧接着,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6场校本培训、5场教学能力培训、2场AI赋能教学培训。
校本培训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了解校史校情、全面解读相关政策精神、严肃校纪校规等方面开展培训,回应了新入职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教学能力培训邀请了5位校内外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和参加教学竞赛准备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为新入职教师尽快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熟悉教学基本规律,掌握教学方法与技能,顺利站好站稳讲台打下良好基础。
AI赋能教学培训联合超星、雨课堂平台向新入职教师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引导新入职教师拥抱AI技术,提升教师利用AI技术优化教学管理的能力。
创新培训机制 注重培训实效反馈
为检验培训成效,学校创新培养机制,秉承“做实培养,让新入职教师受益”理念,为每位新入职教师配备校本培训导师,提倡校本培训导师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拘形式,效率效果优先,向新入职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帮助新入职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求新入职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提交“五个一”作业(一份课程实施大纲、一份授课教案、一份教学PPT、一份教研或科研申报书、一次试讲)。为检验新入职教师学习效果,教发中心分2天集中对新教师“5个一”作业质量进行考核,组织新入职教师现场试讲,同时试讲成绩纳入岗前培训平时成绩评定。通过以上措施新教师在教学实践、课堂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新老师们表示,通过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他们全面了解安徽建筑大学60余年发展的光辉历史,深受鼓舞;学习了前辈们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获益颇多。同时,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准确的定位、更明确的规划和更清晰的认识。他们对学校为新入职教师举办内容丰富的培训班表示感谢,并坚定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决心。外国语学院于浩老师:“通过岗前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未来将以学生为中心,争做‘四有’好老师”。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邵晚行老师:“岗前培训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深刻领悟到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师德师风的内化,弥合了理论与课堂的鸿沟”。
强化后续支持 构建成长长效机制
岗前培训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起点,为助力新入职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续成长,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积极作为,构建起多层次的后续培训支持体系。下一步教师发展中心将根据广大教师需求,开展AI赋能教学系列培训、“上好一堂课”名师讲座、优质示范课展示等活动。继续以教学竞赛为抓手,“智”“赛”驱动教师育人能效提升,持续跟踪新教师成长,并提供个性化教学诊断与咨询。
目前,全体参训教师已顺利完成安徽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考试,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新教师培养体系,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坚实保障。(作者:徐洁;一审:范晨晨;二审:胡大洋;三审:潘和平)
编辑:李欣;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