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宿舍文化品位,增进室友间团结和友谊,形成互相关爱的良好风尚,营造温馨、和谐的宿舍氛围,近期,电信学院组织举办了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取得了圆满成功。
“寓”见校园,文化营造绽青春
为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了专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整体策划和执行,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环节,包括宿舍文明公约制定、宿舍收纳装饰展示、宿舍海报创意设计、“寝室达人秀”--才艺大赛和党员星级宿舍评比等。活动一经发布,广受欢迎,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收到参评宿舍作品400余项,覆盖学院两个校区本科和研究生共2400余名学生。
同时,为突出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鼓励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展现才华,增进友谊,共同打造文明、舒适、富有特色的寝室环境,学院特举办了宿舍文化节开幕仪式,开幕式上,学院学生会负责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活动宣讲,学院各班级团支部班长、团支书、生活委员与寝室长踊跃参加,展示了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努力塑造优秀宿舍文化的决心与风貌。
“寓”你相约,公约共创绘蓝图
在宿舍公约创建活动中,同学们共商公约细则,从多方面凝聚集体承诺,其内容覆盖了学习、生活、环境、作息以及人际交往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旨在展示寝室文化、宿舍特色,并尝试建立有效的寝室规则,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
参赛作品整体呈现出设计精妙生动、内涵深邃丰富、排版规整合理的显著特点,为宿舍文化注入了别具一格的文化韵味,充分彰显了宿舍的独特个性与昂扬的精神风貌,也集中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采。从作品的表现形式来看,丰富多元、精彩纷呈,既有饱含艺术匠心的纯手绘作品,又有彰显现代文创魅力的电脑设计作品;从主题创意而言,既有聚焦宿舍美好瞬间的“‘宿’说美好”,也有深情表达室友缘分的 “刚好‘寓’见你”。这些创意十足的宿舍公约,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活力。
“寓”含巧思,创意设计妙海报
在寝室海报创意设计活动中,各学生宿舍踊跃参与,亮点纷呈,参赛作品融合多元元素,手绘与电脑制作皆有,彰显个性活力。同学们围绕“宿舍生活”“校园文化”“青春梦想”等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一幅幅构思巧妙、色彩鲜明、寓意深远的海报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对宿舍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的青春与智慧,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寓”见才艺,青春同绘炫彩图
在“寝室达人秀”展示环节,表演者依次热情登台,细述文化节亮点,如装饰赛创意挑战、文明评选细则、文化展示多元态。台下同学专注倾听,目光热切,为活动推进注入活力,让寝室文化建设热潮涌动于班级之中。
在才艺展示环节中,同学们展示了多样化的才艺,让观众们大饱眼福。有的表演动感十足的街舞,有的演唱深情款款的歌曲,有的朗诵激情澎湃的诗歌,还有的进行悠扬动听的乐器演奏。这些精彩纷呈的节目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艺术才华,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寓”见模范,党员领航绘新篇
在党员模范宿舍评比中,各党员宿舍充分发挥创意,展示了各自独特的宿舍文化。有的宿舍以“科技改变生活”为主题,展示了宿舍成员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有的宿舍则以“学风创建”为理念,倡导文明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展示了宿舍成员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优秀表现。这些榜样模范的宿舍成果展示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也充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寓”满美好,创意评比美宿舍
随着本次“宿舍文化节”各环节活动的持续推进,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次活动成果进行了展示交流与公正评比。
线上评比展示环节于11月24日开启,活动通过易班·今日校园和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线上投票,展示页面呈现各宿舍特色风貌,有的简约雅致,用绿植与书法点缀;有的以科技蓝为主调,彰显专业特色。师生线上轻点投票,在青春氛围中感受寝室创意文化,于无声处为心仪之 “寝” 助力。
在线下评比环节中,学院分专业组建了评议小组,他们逐间查看,对安全卫生、物品收纳、文化创意等方面认真评估,同时邀请了学校领导和学院老师们深入宿舍和活动现场与同学们亲切互动,参观成果展示,提出指导建议。此次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充分肯定,校党委书记马文革,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显怀在成果展示和评比现场驻足观看,频频点头,并与现场学生干部耐心交流。最终,评选出本次系列活动特等奖宿舍12个、一等奖宿舍22个、二等奖宿舍38个、三等奖宿舍56个、优秀奖宿舍243个,优秀组织班集体6个。
此次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推动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下一步,电信学院将继续秉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新学生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文/图:孙晓庄、周碧波、杨玲、苏筱;一审:杨玲,二审:丁媛媛,三审:孙长城)
编辑:李欣;二审:葛建化;终审:徐庚阳